第03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蟒蛇的智慧与鸽子的温柔(中)
——苏轼诗词赏析

□四川眉山 王曾玉

北宋士大夫有狎妓取乐的风气,苏轼也免不了出入一些风月场所,留下一些写给歌姬舞女的诗词。

在《醉落魄》中,苏轼写到“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因佳人相送,苏轼特别感动,作词赠别。苏轼多次为好友徐君猷的家姬王胜之填词,胜之离开黄州时,苏轼作《临江仙》相送“未尽一尊先掩泪,歌声半带清悲。情声两尽莫相违”。友王定国携侍女寓娘从谪地海南归来,苏轼“试问岭南好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寓娘聪慧且随遇而安的回答,给了苏轼极大的心灵触动。

苏轼从不吝夸赞歌姬舞女,也毫不掩饰对她们的欣赏,但同时也对她们的处境和遭遇充满怜悯之心。有《菩萨蛮·歌妓》云:“绣帘高卷倾城出……皓齿发清歌,春愁入翠蛾。凄音休怨乱,我已先肠断。”

和大多数唐宋文人一样,苏轼偶尔也会写点闺怨诗词。如《浣溪沙·春情》:“未应春阁梦多情,朝来何事绿鬟倾。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困人天气近清明”。全词以含蓄蕴藉、轻松幽默的语言,描写了一位富家怀春少女天真活泼的形象。“向彩笺写遍,相思字了……一看一回和泪收。这般病染,两处心头”(《沁园春·情若连环》)。这是苏轼早期描写女子思恋情人的闺情之作,言词清绮细致,雅丽自然,表现人物形象不仅能曲尽其形,且能曲尽其神,曲尽其理,显示出非凡的艺术功力。

三、别友唱和,情深潭水

纵观苏轼作品,有很大一部分是记录与友人心照神交的。或赠友话别,或遥寄牵挂,或诗词唱和,或调侃嬉戏。

送朋友文安国还朝时,苏轼曰:“欲向佳人诉离恨,泪珠先已凝双睫。但莫遣、新燕却来时,音书绝”(《满江红·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国还朝》)。话未出口,双眼已满含泪水。《南乡子·送述古》中云:“不见居人只见城……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秋雨晴时泪不晴。”他一送再送,直到回头看不见城中的人影。回家寒枕难眠,还哭了一场。仿佛一个多情的女子,和朋友情深如此,也只有苏轼了。这正应了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和好朋友分别久了,苏轼便遥寄书信,表达想念之情。

苏轼作《江神子·大雪》寄朱寿昌序曰:“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 亦知使君之念我也”。想念参寥子了,就写信说:“西兴浦口,几度斜晖?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不应回首,为我沾衣。”与钱穆父别后多年再相逢,他喜不自禁。曰:“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

苏轼流传下来的别诗别词百首之多,涉及友人王缄、李公恕、杨元素……等几十人。其中写给陈述古和徐君猷最多,友情最为深厚。苏轼的朋友也不分贵贱,去黄移汝时,连雪堂旁的“山中友”,他“仍传语……时与晒渔蓑”,可以想象,在黄州时,苏轼也肯定像杜甫一样,常常“隔篱呼取尽余杯”。

“自古相从休务日,何妨低唱微吟”。不上班的日子,苏轼喜欢与朋友结伴同游,诗词唱和。收到朋友的书信,觉得不错,也喜欢次韵一首。这样一来,苏轼诗中的次韵之作竟达三分之一。有好友章质夫寄给苏轼一首杨花词,苏轼十分喜欢,当即次韵一首,还自谦说写得不如章质夫好,叮嘱他千万不要外传。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这首《水龙吟·次章质夫杨花词》以拟人的手法,书尽杨花妙处,声韵谐婉,浑然天成。章质夫对此佳作也爱不释手,很快就传播开去。因苏轼写得太好,超过了章质夫的原词,后人遂不知有章质夫的杨花词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评:“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才之不可强也如是!”因才华不同所致,实在没有办法。

(王曾玉,笔名曾玉,眉山洪雅人。在《中华诗词》《星星》《扬子江诗刊》《草堂》《诗词报》《诗词月刊》《四川作家》《四川诗人》等报刊发表作品。出版诗集《我喜欢的寂静》)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