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苏东坡:惠州旅游“最强明星代言人”

“这是在东坡故居旧址上重修的东坡祠,是目前全国唯一可考证的东坡自己建造的居所。”进入暑假,位于广东省惠州市的东坡祠游客多了起来,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参观,接受东坡文化的熏陶,感悟东坡乐观豁达的精神。

900多年前,东坡之于惠州,也是一名游客。绍圣元年(1094年),东坡经历仕途上的第二次坎坷——以“讥讪先朝”的罪名被贬惠州。尽管仕途步入绝境,甚至生计堪忧,东坡坦然处之,寄情于惠州的湖光山色,流连于鹅城的清风明月,在这里开展了一场深度惠州游。

东坡的旅行,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旅行。除了为到过的罗浮山、汤泉、西湖等景区赋诗撰文,东坡还积极改造景区,他的“自建房”也被重修成为后人景仰的文旅地标。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东坡当之无愧为惠州旅游的“最强明星代言人”。

罗浮一日游 写下赞咏诗文近30篇

物质可以匮乏,生活可以颠簸流离,于东坡而言,精神的愉悦从来不曾缺席。纵情山水之间,便是东坡排遣内心苦闷与政治失意的最好方式。

在北宋,前往岭南蛮荒之地,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唯有马车和帆船。宋绍圣元年(1094)九月底,经历20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后,罗浮山是东坡初到惠州的心灵慰藉。

罗浮山为广东四大名山之一,素有“岭南第一山”的美誉。东晋时期的道学家和医药学家葛洪,一生两入罗浮山,在此行医采药,炼丹修道。未到惠州任上,东坡与幼子苏过“便向罗浮觅稚川”,开启罗浮一日游。

东坡一行入延祥、宝积寺,饮卓锡泉,至长寿、冲虚观,观丹灶、朝斗坛,坐遗履轩。东坡还为葛洪留下来的丹炉题下“葛洪丹灶”四字,遗憾的是,题刻在明末清初兵祸时散失。

东坡与友人把酒言欢,既醉,夜宿宝积寺。精神亢奋、毫无倦意的他,诗性大发,一口气写下6篇散文和一篇诗歌,称赞罗浮山朱明洞不愧是“蓬莱第七洞天”。

东坡在《题罗浮》文里豪情写道:“山中可游而未暇者,明福宫、石楼、黄龙洞,期以明年三月复来。”然而,东坡在惠州“安置”期间,因个人活动受监视限制,此生再也未能踏足罗浮山。

东坡的行踪可以被限制,他自由的灵魂却无法被禁锢。在惠州两年多的时间里,对罗浮山的无限神往,让东坡先后写下近30篇赞咏罗浮山的诗文,其中“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最为脍炙人口。

如今,登临罗浮,随处可见东坡写下的罗浮诗文,追忆东坡足迹也成为一大乐事。

在葛洪的洗药池旁,清道光年间建起的东坡亭历久弥新,亭内有“花香静处寒天月”七字回文木匾,亭柱上有一副石刻楹联:丹灶药池留胜迹,鸟声花影得仙机。

“罗浮高万仞,下看扶桑卑。默坐朱明洞,玉池自生肥……”东坡亭右侧,东坡写下的《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其一》被后人置于木刻之上。游客驻足停留,在字里行间便可感受罗浮之高耸峻峭和万物灵秀。

三游白水沐汤泉

一洗胸中九云梦

绍圣元年十月二日,东坡以“宁远军节度副使”之名,抵达“安置”之所惠州,不得签署公事,薪水只发一半,活动也受监视限制。于是,东坡遍游惠州山川、禅寺、古迹,而且赋诗撰文以记游。

十月十二日,刚到惠州10天,酷爱山水的东坡按捺不住,便与苏过出发到白水山游览,浴汤池、观瀑布、赏佛迹,直到傍晚才回家。

白水山原属博罗县,现位于小金口汤泉景区,其一热一冷两景最为惊艳。汤泉与九龙潭瀑布相隔不过数百步距离,汤泉翻涌,瀑布飞流,一上一下遥相呼应,交相辉映。

穿越历史的长河来看,白水山的美,不仅在于身处自然、天然雕饰出的奇和险,更美在东坡与它的三次邂逅。

绍圣二年(1095)三月四日,距上次游白水山汤泉不到半年,应惠州太守詹范之邀,东坡与柯常、林抃、王原、赖仙芝同游白水山、佛迹寺,沐汤泉,登中岭,探望瀑布源头,浩歌而归。

同年九月中,东坡与表兄程正辅同游白水山、佛迹寺。在东坡看来,白水山的瀑布深潭气势万钧,登山穿云,让人如神仙般逍遥快乐,后在《佛迹石》一诗中写道:“汤泉吐焰镜光开,白水飞虹带雨来。胜地钟灵传异事,巨人留迹寄苍苔。”

东坡三度游览白水山后,写下《记游白水岩》《白水山佛迹岩》《咏汤泉》《佛迹石》等诗文。白水山名声自此愈盛,唐庚、杨万里、宋湘等名家先后循迹而来,并留下传世佳作。

汤泉因此享誉四方,坐拥“千年东坡泉,岭南第一汤”的美誉。900多年后,九龙潭瀑布右边的石壁上,还能看到东坡的诗句“一洗胸中九云梦”和另一幅“出山不浊”的题刻。

乘兴夜游西湖

捐犀带助修两桥一堤

苏轼爱西湖,古今第一人,足迹所到之处皆有“西湖”。因为不能私自离城,东坡长期流连于惠州城内的西湖之间。

从现存的东坡诗文来看,他不仅在白天游,而且喜欢夜游,甚至通宵达旦。他在《江月五首·引》写道:予尝夜起登合江楼,或与客游丰湖(即西湖),入栖禅寺,叩罗浮道院,登逍遥堂,逮晓乃归。

抵惠三个月后,东坡与一班子文人墨客游丰湖。在醉眼蒙眬中,他登高览胜,诗兴大发,写下《赠昙秀》,诗曰:“人间胜绝略已遍,匡庐南岭并西湖。西湖北望三千里,大堤冉冉横秋水……”东坡将丰湖“误作”西湖,此后,文人雅士采风唱和,将错就错称之为西湖。

东坡的诗词、功绩与惠州西湖交相辉映,为湖润色。“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千百年来,品题惠州西湖知名度最高的诗句,同样出自于东坡之手——绍圣二年九月写就的《江月五首·其一》,玉塔微澜也成为惠州西湖八景之一。

西湖现存的朝云墓和六如亭为清朝伊秉绶任惠州知府时重修,亭柱上镌有苏东坡为朝云撰写的一副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与杭州西湖相比,惠州西湖面积不及杭州西湖一半,湖中也有苏堤、九曲桥和孤山。

为解决西湖两岸百姓出入不便的难题,东坡提议在西湖修筑两桥一堤,并带头“助施犀带”,还动员弟妇史氏捐出“黄金钱数千助施”。后人为纪念东坡的功绩,将长堤命名为“苏堤”,堤上的西新桥也被称为“苏公桥”。

从环城西路的平湖门转入西湖,一道长堤映入眼帘,西湖八景之一的“苏堤玩月”的石刻立于道旁。苏堤的青石路面和墙上,到处都镌刻着东坡的诗。

沿着苏堤漫步,不久便来到孤山脚下,游客可以参观东坡纪念馆,遥望泗州塔,在东坡雕像前驻足瞻仰,在肃穆的朝云墓和六如亭前致敬。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