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文旅深度融合的眉山路径:
三苏故里绘新卷

□四川工商学院 肖峰

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全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奋进方向。眉山,作为千年文脉积淀的东坡故里和生态禀赋优越的旅游胜地,更应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找准文旅深度融合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奋力书写“诗”与“远方”交相辉映的眉山新篇章。

一、深植文化沃土:擦亮眉山文旅融合金招牌

《决定》强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凸显文化在融合中的核心引领作用。眉山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这是驱动文旅深度融合的源头活水。

三苏文化,世界瑰宝。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是中华文化史上的璀璨巨星,其文学成就、家国情怀、生活哲学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东坡文化”不仅属于眉山、属于四川,更是世界共享的精神财富。这是眉山文旅融合最核心、最具辨识度的文化IP。

多元文化,交相辉映。青神竹编技艺巧夺天工,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农耕文明智慧;彭祖长寿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契合现代康养旅游需求;丹棱唢呐、洪雅台会等民俗文化生动鲜活,展现浓郁的地方风情。这些共同构成眉山丰富多彩、底蕴深厚的文化谱系。

生态文化,绿色本底。瓦屋山原始森林莽莽苍苍,是“世界最美桌山”;黑龙滩碧波万顷,素有“川西第一海”美誉;岷江、青衣江润泽两岸,滋养出秀美的田园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宝贵文化形态,是发展生态旅游、康养度假的坚实基础。

眉山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首要任务便是深耕这片文化沃土,系统梳理、保护传承、创新表达,让沉睡的文化资源“活起来”,成为可感知、可体验、可消费的旅游产品,为旅游注入灵魂。

二、聚焦深度融合:探索眉山文旅发展新路径

落实省委全会精神,眉山文旅融合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文化+旅游”或“景区+文化”的层面,必须打破边界,在“深”和“实”上下功夫,实现文化要素与旅游产业各环节的化学反应。

强化顶层设计与要素整合。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纳入眉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及城乡建设规划。建立强有力的跨部门协调机制,统筹文化、旅游、发改、自然资源、交通、农业等部门资源,破解条块分割,形成政策合力。建立眉山文旅资源大数据库,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打造核心载体与场景创新。一是三苏文化活化工程。超越静态的纪念馆模式,精心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东坡文化主题街区/小镇”,复原宋代市井风貌,融入东坡诗词、书画、美食、生活美学。策划“重走东坡路”研学旅行精品线路(眉山-开封-杭州-惠州-儋州),串联东坡人生重要节点城市。开发高水准的东坡主题实景演出、戏剧、影视作品。二是非遗融入旅游生活。推动青神竹编、丹棱冻粑等非遗技艺进景区、进酒店、进民宿、进文创店。设立非遗工坊体验点,让游客亲手参与制作。将非遗元素创新应用于旅游商品设计、酒店装饰、餐饮器具等,提升旅游的文化附加值。支持洪雅复兴村等地发展民俗生态旅游。三是生态康养文旅结合。依托瓦屋山、七里坪、玉屏山、黑龙滩等优质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中医药康养、温泉康养、运动康养等业态。将养生文化、彭祖文化融入康养项目设计,提供身心一体的康养旅游体验。建设高品质的康养度假区、森林人家、精品民宿集群。四是科技赋能智慧文旅。运用AR/VR、元宇宙技术重现三苏历史场景,开发东坡文化数字藏品、线上虚拟展馆。建设智慧文旅服务平台,实现“一部手机游眉山”,提供智能导览、线路定制、票务预订、文化解读等一站式服务。利用大数据分析游客偏好,实现精准营销和产品迭代。

培育市场主体与业态创新。大力引进和培育文旅龙头企业,支持中小微文旅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文旅融合项目。重点发展文化创意、研学旅行、夜间经济、数字文旅、乡村民宿、体育旅游、工业旅游(如泡菜产业观光)等新业态。支持东坡岛商业水街等区域打造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三、强化保障支撑:筑牢眉山文旅融合压舱石

实现文旅深度融合的目标,需要坚实的保障体系。

人才支撑。实施文旅融合人才专项计划,引进和培养懂文化、懂旅游、懂策划、懂运营、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建立眉山文旅智库。

设施提升。完善交通网络,提升景区可进入性(尤其关注瓦屋山等核心景区)。建设高标准的旅游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自驾车营地、旅游厕所、生态停车场等基础设施。

品牌营销。整合全市资源,提炼“东坡故里 天府眉山”核心品牌形象。构建全媒体营销矩阵,讲好眉山故事。精准定位目标客源市场,开展线上线下联动营销。策划举办高水平、有影响力的文旅节会活动(如东坡文化节、国际竹文化节、瓦屋山冰雪节)。

优化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强市场监管,维护良好旅游秩序。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好客度,营造“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社会氛围。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吹响了四川文旅产业加速崛起的号角。眉山应抢抓机遇,以《决定》为行动纲领,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行动自觉,深挖文化内涵,创新融合路径,激发全域活力,强化综合保障,全力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努力在全省文旅发展大格局中凸显眉山特色、贡献眉山力量,让东坡文化焕发时代光彩,让眉山山水绽放产业之花,真正实现文化强市、旅游兴市的美好愿景,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描绘出浓墨重彩的眉山画卷。

上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