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艺术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朱炎 在巴蜀文化的壮丽乐章中,眉山正以东坡文化为指挥棒,演绎一曲文化与旅游融合的交响乐章。这座千年古城孕育了“三苏”父子的文豪风骨,而今又以创新之姿,让千载文脉在文旅融合中奏响时代交响。 融合主题 高奏文化强国主旋律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指引、精神动力,并凝聚力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把我国建成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动力之一。这说明,必须高奏文化强国建设主旋律,才能够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文化兴才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 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如何阐释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把党中央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以及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落到实处,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 文化需要各种途径的传播。旅游越兴旺,来自四面八方的人越多,就会把这个地方的文化传播得越远,其软实力和影响力就越强。旅游赋能文化,通过文化的渲染,这个地方的旅游就更具吸引力。“峨眉天下秀”,不仅在于其险峻灵秀、云海佛光,更在于其还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可见,每一个地方独特的文化与当地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融合发展可以相得益彰、比翼齐飞,在文化与旅游的交相辉映中既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又推动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融合目标 奏响千年文脉的定音鼓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眉山市三苏祠视察时指出: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眉山作为“三苏故里、东坡原乡”,以东坡文化为城市灵魂,构建起文旅创新的深厚根基。南宋大诗人陆游云游至此,盛赞:“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在这里,三苏文化、长寿文化、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在这里,中国民间竹编艺术之乡、唢呐之乡等享誉中外;在这里,三苏祠、彭祖山等驰名远扬。作为眉山人,我们对这些灿烂的文化倍感自信、骄傲和自豪!如何让这些灿烂的文化不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时代风采,不断提升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旅游融合发展、做大增强?这是眉山人一直都在演奏的乐章。 近年来,眉山确立了“一心三地”战略目标——打造东坡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建设全球苏学研究高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知名人文旅游胜地。出台全国首个《眉山市三苏遗址遗迹保护条例》,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推动三苏祠成功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规划整合三苏祠片区、古城墙遗址、东坡城市湿地等资源,在2030创建国家5A级景区。 这些举措和目标的设定,如沉稳厚重的低音部,为眉山文旅融合发展、做大做强,奏响了坚实的时代定音鼓。 融合方法 演奏多声部共振的华彩乐章 眉山文旅最动人的旋律,在于在传统基因中植入创新密码、多声部共振演奏出时代华彩乐章。 实体空间的重塑成为第一乐章。加强基础建设,优化旅游环境,提升旅游供给水平,才能更好地吸引游客。今年5月1日,“东坡宴”正式开业。“游三苏祠、品东坡宴”,游客在此不仅能吃到东坡肘子,更能通过几十位非遗传承人的现场展示,沉浸式体验“活的”东坡文化。 艺术与科技的共鸣是第二重奏。全息投影与VR技术让“三苏与巴蜀”古籍“活”起来。《诗忆东坡》《苏堤春晓》,全球巡演吸引观众超百万,斩获美国舞蹈大奖。纪录片《中国有三苏》全球播放量超4000万次。 文化与群众的互动变奏激发大众热情高涨。2025年春节,眉山举办23场民俗活动和51场文化活动。青神县金龙舞湖、彭山糖画展演、瓦屋山“冰雪嘉年华”等使游客激情澎湃。仁寿半程马拉松融入三苏文化符号,开启中国首个世界田联白金标半马。“东坡醉月地”入选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示范区,水街灯会与烟火秀让游客流连忘返。“东坡泡菜”入选首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亮相巴黎东方中心大屏,使“东坡泡菜”走向世界。永丰村“共享田园”将农耕变研学,丹棱古村众筹文化院坝赋能村民,带动游客到田野观光。 这些多声部的合奏不仅大大提升了眉山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此观光体验,使眉山文旅交响响彻四川、远播世界,奏出了眉山文旅新时代的华彩乐章。 谱写新曲 不断奏响新的时代乐章 今日眉山,东坡精神已内化为城市发展的灵魂,不断激励砺着眉山人在传承与创新的交响中自信自强、昂首前行。文化强市,把文旅融合做大做强,眉山还需要不断谱写新的时代乐章,还需要全体眉山人共同演奏时代的最强音。 当三苏祠的银杏叶飘落在数字导览屏上,当李子柒春晚将青神竹艺展现给全天下,我们正在见证一座古城奏响文旅融合发展恢宏的时代交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