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融媒记者 罗端 公元1056年,苏东坡离开故乡眉州,前往汴京,开始了他辉煌而又坎坷的人生旅途。东坡一生宦游,起落三度,出典八州,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留下了丰富的东坡文化遗产,成为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2023年6月,国家文物局启动了首条中国文物主题游径“东坡行旅”,并开展了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东坡行旅”首期建设共涉及10个省、15个城市单元,其中眉山三苏祠是核心资源之一。“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初见成效,成功入选2024年优秀文物主题游径特别推荐案例。 作为首条中国文物主题游径,“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以东坡文化为灵魂,通过系统梳理整合全国与苏东坡相关的遗址遗迹,创新性构建文化叙事体系,生动讲述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全方位展现一代文豪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与不朽的文化贡献。2023年6月,《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总体规划》编制完成,《规划》以苏东坡人生阶段为脉络,串联全国东坡遗址遗迹,赋予各城市主题定位。 眉山作为“三苏故里·东坡老家”,是“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重要城市单元和组成部分,也是“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的始发地。在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指导下,眉山在全国率先完成了《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眉山城市单元方案》编制,以三苏祠、苏洵家族墓地(短松冈)等文物为核心,形成了三苏祠、中岩景区“两个片区”,苏坟园、连鳌山石刻等“五个组团”总体布局,呈现“人生底色,少年才情”的主题内涵。 从这里出发,苏轼走向世界;从远方归来,世界走向东坡。眉山制定了《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眉山城市单元建设推进方案》,推进“文物保护展示利用提升”“游径综合交通服务设施提升”等5大工程,锁定近三年16个具体项目,总投资5.7亿元。 去年6月,眉山率先建成投用“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眉山区域智慧导览系统,在三苏祠、中岩寺等7个点位设置了线下电子导览牌,同时开发了线上导览微信小程序,建立“物、人、数据”多元信息交互和远程控制管理立体平台。 “我们积极开展游径标识系统试点,为全国标识系统建设提供样板和示范,完成了三苏祠、短松冈(苏洵家族墓地)、中岩景区三个点位标识系统建设和道路标识系统建设。”市文广旅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新建游径全景导览牌、城市单元导览牌、资源点位导览牌4个,新建或改建资源点位内部导视、文物点位介绍标识标牌40余个,新建或改建主要交通干线、城市主要街道游径道路标识标牌20余个。 为了着力提升游径转化利用水平,眉山累计投入4000余万元,完成三苏祠安防消防改造提升、短松冈(苏洵家族墓地)景观提升和服务设施优化、中岩寺中岩书院和中岩寺摩崖造像安防工程、经书楼保护修缮等8个项目,提升了游径点位文物保护展示利用水平。 不仅如此,创造性转化,建成三苏文化大数据库、“东坡步道·大家之路”、苏母文化馆等,三苏文化大数据库获全国2024年“数据要素X”大赛四川分赛总决赛文旅赛道一等奖。文旅融合,推出了4条游径精品研学线路,成功举办“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主题摄影展,组织开展《东坡行旅》大型图册摄影采风,赴杭州等地以镜头追寻东坡足迹,用光影镌刻千年文脉,增强游径的东坡文化体验感和美誉度。2024年,以三苏祠为核心的东坡行旅眉山城市单元共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其中研学旅行2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3000余万元。 沿着东坡的足迹,从三苏祠出发,开启新时代的东坡行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