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东坡世界的物相呈现与精神符号
——谈蒋蓝《苏东坡传》的物相之美

□四川眉山 邵永义

作家蒋蓝对三苏的关注,在我的记忆中是在二十年前,尤其是他在担任“天涯社区”一个论坛版主时期。当时,波及全国的“青神:苏东坡初恋的地方”之争论,在“天涯论坛”风起云涌,最后在一场面向全国的征文大赛中降下帷幕。这个缘起在2022年因青神县纪委的邀请,引爆了蒋蓝的三苏文学创作高潮:

2022年7月,蒋蓝与人合著的《苏母传》(20万字)出版;

2023年8月,蒋蓝新著《苏东坡辞典》(37万字)出版;

2025年1月,蒋蓝新著《苏海鲸波——苏东坡传》(43万字)出版。

从地方文化建设项目到国家出版计划,在一百万字的历史穿越、心灵探索和文学呈现中,蒋蓝以他在非虚构写作中的重要方法论——“四重证据法”,在探索三苏文化到三苏家风、从苏轼到苏东坡的物相再现和心灵探寻中,以异于前人的着眼点、独辟蹊径的物态聚焦,在几乎是汗牛充栋的苏东坡传记系列中,举重若轻,踏浪追魂,织出了以传统文化和东坡精神为经纬,以东坡烟火人生和自我救赎为鳞甲的羽衣大氅。

以文化符号为立面再塑苏东坡

林语堂先生是第一部《苏东坡传》的作者。他笔下的苏东坡是:集儒道释于一身的政治家和诗人;是一个具有幽默感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哲学家;一个酿酒者……

蒋蓝在《苏海鲸波——苏东坡传》中,给我们呈现的苏东坡是:最具人民性的古代文人;华夏最美的人格典范;从“失意”中提纯“诗意”的生活美学大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豪放词的开创者;宋词的音乐解放者;宋代以降散文标准的制定者……

为此立论,蒋蓝打开了一系列的苏东坡文化密码,其中最有突破性的是“苏海”。在中国五千年的农耕文明中,海,是遥不可及的,充满未知的风云海浪。但是,在文化和文学的蓝海中,中国唯一以人名命名的海,是“苏海”。蒋蓝举证充分,率先把“苏海”作为统揽全书的命题,给我们讲述了中华文明中“苏海”的来历:

宋人李涂的《文章精义》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风是“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明朝的吴梅村对此不以为然,他在为老师张溥编撰的《苏长公文集》写序时指出:“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非确论也。请易之曰:“韩如潮,欧如澜,柳如江,苏其如海乎!”根据王文诰的记载,在苏东坡晚年贬谪经过新会县海滨,明朝人就命名此地“苏海”,予以纪念。三百年后黄大鹏亲手刻“苏海”二字于鹤山之崖,可见至迟在明清之际,“苏海”已成文化定识。

“苏海”从此走进了中国的文学地理,而蒋蓝为苏东坡设计了一个更为宏大的语境:苏海鲸波。鲸是一种温血动物,其体温总是保持在37℃左右,跟人的体温差不多。鲸是庞然大物,长达数十米,重达100多吨,在陆地上生存是艰难的。

苏东坡的生存环境也是十分艰难的,仕途生涯中,在朝廷不过七八年,其余二十七年都处于流徙之中。

地名化迁徙与物相精神的人格光芒

蒋蓝在《苏东坡传》中,对苏东坡“我生如飞蓬”的漂泊人生,用中国化的地名称谓,让苏东坡和中华大地相融相生。苏东坡在三十多个州县担任过官职,我们一说到杭州,首先想到的就是苏轼,而“苏杭州”“苏湖州”“苏徐州”“苏密州”,乃至于贬谪之地的“苏黄州”“苏儋州”等称谓,都是苏东坡人生足迹写下的华美事篇。

不仅如此,蒋蓝挖掘出苏东坡生命中的一个个独特创举,一幅幅人生境况,如“雷琴”“唤鱼”“求雨”“射天”“半山”“闲人”等,聚焦千年英雄的人生瞬间和日常点滴,让我们如同亲历般,跟随苏东坡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和百折不挠的奋厉人生,去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和苏东坡人格的魅力。

(邵永义: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协会员,四川省直作家协会散文专委会副主任。)

上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