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赏石藏石
——漫谈收藏之六

□陈德胜

我国赏石文化历史悠久,在宋代达到巅峰。

宋代上贡皇家或权贵的生辰纲中有花石纲,这在《水浒传》和《金瓶梅》已有记叙,其中的石纲,就是奇石。苏轼《东坡志林》记载,他得到一块奇石,不料被当时的驸马、朋友王诜借玩,迟迟不归还,甚是苦恼,邀约一众朋友想办法要王诜归还,众说纷纭,但没有下文。他父亲苏洵将在苏家老宅发现的一块星星点点比较温润的奇石,命名为天砚,还在其上刻上铭文,一直被沉浮宦海的苏轼带在身边,后来不慎遗失,五年后又偶然翻找到,令苏轼百感交集。同一时代,相传石痴米芾在担任地方官时,竟对衙内一块奇特大石头非常喜爱,并尊为“石丈”,着官衣官帽持笏板跪拜,从此米癫拜石的典故流传至今。米芾曾得到一块端石砚山后,三天三夜怀抱入睡,还请苏轼为其作铭。其对石头的爱,亦为赏石玩石风雅的巅峰,掩过了一众名人之玩石爱石故事。

古代士大夫赏石,是风雅到骨子里的。东坡先生对珍奇之物的态度是: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笔者理解其意思即:可以欣赏物之美,理解物之特殊意义,但不要执恋于物本身,过分在意其得失,否则就会生出烦恼。

今天的爱石、赏石、玩石跟旧时代已迥然不同。今之奇石收藏具有明显的民间化、大众化、市场化。爱好者群体社会阶层泛化,从官员、知识分子、企业家,到普通工薪阶层、个体户、农民,可谓星星点点地散布于全国各地,尤其是大江大河和沙漠附近城乡。2004年6月28日,中国奇石协会成立。2014年,赏石艺术已位列国家级非遗项目,与书法、绘画并称“姊妹艺术”。到如今,四川、云南、湖北、浙江、广西、内蒙、新疆等各地奇石、赏石协会已屡见不鲜。十多年前,眉山一些区县相继成立奇石、观赏石协会,最初仅上百人,到如今,据本地一位资深藏石老人称大约千人左右。

协会的成立对赏石文化的发展和奇石交易市场不断推波助澜,使得奇石不仅仅是传统文人案头的风雅,而成为奇货可居的投资收藏品,甚至出现全家外出捡奇石、卖奇石维生的“石农”这种新职业新身份。而私人奇石收藏馆则散见于各地,尤其是奇石协会成立较早、爱石藏石风气相对较浓的奇石资源丰富之地。这些奇石馆通过视频号、抖音号、快手号得到更广泛的推广传播,提升了名气和知名度。眉山也有私人奇石馆或集中收藏室,但规模还不够宏大,跟温江、乐山、泸州等省内城市相比亦有较大差距,可能采取众筹办法能够让奇石展览上规模档次。同时,也需要借鉴其他地方注重自媒体营销,才能不断增强影响力。在全国各地知名奇石中,眉山本地岷江奇石虽然不够响亮,但其文字奇石,人物、动物形象奇石等富有特色,也曾屡屡在奇石展会中获奖。丹棱一位老者拾得的大熊猫象形奇石在十多年前的温江奇石展中获得金奖,4万元卖出,至今为本地爱好者津津乐道。至于乐山、泸州以及省外其他地方,数十万元乃至数百万元高价成交的奇石销售消息也曾不绝于耳。经济出现波动时,奇石市场和书画等艺术市场也一样波动。未来,奇石收藏与投资随着经济不断向好,随着人们对赏石文化认识的深化,必将走入更多市民的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