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东 全面深化改革是引领创新破题、发展破局的深刻社会变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开辟了引航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征途。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秉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精神,领悟顶层设计,坚持改革创新,不折不扣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化为推进法院工作现代化、服务眉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一、正确处理“知”与“行”的关系,“知行合一”悟透做实改革部署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回答了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命题,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任务书,更是推进法院工作现代化的施工图。我们要切实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在新的历史起点前瞻性谋划改革、务实地推动改革。 在“知”上下功夫。坚定不移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全面准确理解全会决定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有关精神和部署要求,真正将全会精神学深悟透,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在“行”上下功夫。坚持不懈把落实全会改革部署贯穿于人民法院改革始终,将全面深化改革与司法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将中国式现代化与法院工作现代化结合起来,对标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部署,找准人民法院改革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自觉融入全面依法治国这场国家治理的深刻变革,真正将改革部署落地做实,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要吃透“上情”全面把握改革顶层设计精神要义,把准“下情”结合法院改革和工作实际贯彻落实,以“知”促“行”、以“行”践“知”,“知行合一”推动全会精神、改革部署见行见效。 二、正确处理“立”与“破”的关系,“立破并举”创新攻坚改革部署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共计200多项改革事项,涉及司法体制改革内容的就有24项,直指关系公正司法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我们要直面问题、直面挑战,敢涉险滩、敢啃硬骨头,立足支撑改革发展的基层基础建设,破除影响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病,不断深化拓展改革的广度和深度。 敢于“立”局。改革就是要打破陈规旧制,发挥首创精神,稳妥探索推动改革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司法改革,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优化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完善办案责任追究制度,深化涉案财物集中统一管理改革。要探索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管理模式,坚持“公正与效率”司法目标,进一步精简考核指标,不断提升审判质效,确保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 善于“破”局。人民群众满不满意是检验人民法院改革成效的唯一标准。要聚焦公正司法主责主业,发挥新时代司法惩恶扬善、明辨是非、定分止争等作用,打造优质、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加强裁判文书释法说理,深化和规范司法公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多元解纷“眉山实践”,促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依法治理、协同治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司法满意度。 精于“立破并举”。全面深化改革既要创新建立符合发展规律的制度模式、立足司法实际的体制机制,又要致力破除阻碍改革发展的堵点难点。推进司法改革要在“立”与“破”中育先机、开新局,稳妥“立”局、全力“破”局,“立破并举”推进人民法院司法改革行稳致远。 三、正确处理“点”与“面”的关系,“点面结合”服务保障改革部署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人民法院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保障者、司法改革的践行者,我们只有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改革部署,才能确保人民法院正确改革方向,真正发挥法治的服务保障作用。 聚焦“点”的重点突破。司法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不进则退。要准确把握当前改革重点任务,把改革智慧、改革力量凝聚到调、立、审、执、访“五位一体”协同发展上来,汇聚到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司法保障上来,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进重点改革事项。 聚势“面”的整体效能。党委中心工作推动到哪里,法院工作就跟到哪里。心怀“国之大者”,对照全会部署的重要任务、重点工作,准确理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赋予司法审判工作的新使命、新任务,全面把握司法服务改革部署的新目标、新要求。心怀“省之大计”,主动融入四川改革部署,自觉服务和支撑经济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心怀“市之大事”,围绕“三市一城”建设,发挥审判职能和延伸服务职能,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和法治化营商环境。 聚力“点面结合”。法治保障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人民法院要紧密结合司法审判工作实际,自觉将“一域”司法改革融入全面深化改革“全局”,在真正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以“点”促“面”,“点面结合”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