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眉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追“高”逐“新”启新程 领跑冲刺“开门红”
川金象年产30万吨氰胺材料全产业链项目生产区域。

□眉山融媒记者 张丹梅 文/图

3月,眉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处处奔涌着“拼经济、抓发展”的澎湃浪潮。塔吊林立的工地焊花飞溅,智能车间机械臂精准舞动,科研团队昼夜攻关技术壁垒……园区正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要攻坚”的奋进姿态,全力领跑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3月10日,记者走进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金象”)年产30万吨氰胺材料全产业链项目生产现场看到,一片整洁有序的景象映入眼帘。高大的白色储罐矗立在生产区域,显得尤为醒目,这些储罐通过复杂的管道系统相互连接,构成了一个高效的生产网络。整个生产区域呈现出一种现代化、高效化和安全化的氛围,看得出川金象年产30万吨氰胺材料全产业链项目的雄厚实力和专业水准。

“项目二期自2024年9月投产以来,产能快速爬坡,目前已经全线满负荷生产,产品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川金象项目负责人兰光松介绍,该项目相较于传统生产模式,在技术创新、生产效率、安全环保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10亿元,实现利税25亿元以上,并提供就业岗位超3000人。

近年来,该企业围绕“制造强市”战略,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重点实施的年产30万吨氰胺材料全产业链项目坚持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使用国产化设备,项目拥有全球唯一第五代气象淬冷技术和全球首套10万吨级绿色氨碳分离技术,川金象的发展路径体现了以科技创新深耕传统产业的优势,也为眉山工业产业延链补链贡献了力量。据了解,下一步,该企业将继续以行业颠覆性技术深耕战略新兴产业,全力推进磷酸铁锂、先进生物基材料等项目的落地实施。

值得一提的是,川金象推进的“智改数转”项目——智控中心也同步运行,它掌控着各生产区域生产运行、安全环保、产量、能耗等实时数据,为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川金象相隔不远的西南化工(眉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南化工”)年产4980吨催化剂项目生产车间,记者在现场看到各流水线设备高速运转,车间不见一个工人的身影,凸显出数字化与智能化交织的浓厚生产氛围。

“整个车间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对生产过程进行远程监控和调控,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大大改善了工作环境,减少了安全隐患。”企业负责人曾斌介绍,“项目从2024年12月正式投产以来,满负荷生产,产品供不应求,截至目前产量超过一千吨,产值突破一个亿。”他还表示,以目前的生产情况看,企业有望实现年产值5亿元的目标任务。

据了解,西南化工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始终在催化剂领域深耕细作,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奖项20余项(次),其中多项催化剂生产技术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目前企业生产的系列催化剂产品广泛应用于煤化工、石油化工、食品医药、冶金钢铁、清洁能源、环保新材料等行业,占领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市场份额。

对于企业接下来的发展,曾斌表示,“将围绕眉山‘1+3’产业布局,发展能源化工催化材料产业,并转化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相关研究技术,形成的新催化材料产品将在公司二期落地。”

“以项目投资为引擎,始终是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总基调。”眉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蒋昕介绍,2024年,园区围绕“创新平台建设年”工作主线,攻坚克难、创新突破,全域161户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392.9亿元,同比增长2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5.76亿元,同比增长47.4%。园区还成功获批国家级绿色园区、入选全省首批产融合作创新试点园区,园区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案例入选工信部2024年产业园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典型案例,培育了万华四川公司成为全市第三、园区首个百亿企业,在“开门红”“双过半”考核中均位列全市第一。

今年园区发展目标是什么,有哪些具体举措?蒋昕表示,将围绕抓高质量项目、增有效投资,进一步完善项目专班推进机制,全力推进总投资193.6亿元的50个重点项目建设,确保东材科技高速通信基板用电子材料、道弘特种新材料基地等27个项目年内开工,万华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绿色功能性添加剂等10个项目年内竣工。同时加速推进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化工园区扩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全力打造成都都市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未来产业先导区、现代化绿色化工产业园区,为眉山建设成渝地区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现代化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贡献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