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大山里的小茶市又热闹起来了
高山生态茶园。
◀喜获丰收。
▲万年村茶叶交易市场。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俊涵 文/图

连日来,在丹棱县张场镇万年村,3000余亩茶园翠绿葱茏,福选9号等茶树的新芽陆续从枝头长出,经过一冬的滋养,芽叶肥壮,色泽绿翠,茶香满溢。茶农们背着茶篓穿梭在茶垄间,脸上尽是丰收的喜悦。

  “我每天早上7点开始采茶,一直到下午4点,一天能采3到5斤。采完茶直接拿到村委会旁边的茶叶交易市场卖,足不出村就有稳定收入。”2月29日下午,万年村3组茶农王佐琼忙活在自家7亩茶园中,她双手上下翻飞、快速扯下嫩芽茶,不一会儿系在腰间的篾篓便堆满了茶叶。

  “今年气候较好,茶叶长势不错,这半个月茶叶价格稳定在110元一斤左右,大家都很高兴。”从20世纪70年代便开始种植茶叶的任清元见证了村上茶园的发展,如今茶叶价格和茶园规模趋稳,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和家家户户的重要收入来源。虽然上了年纪手脚赶不上年轻人,但任清元仍坚持天天到茶园采茶,他说看着一篓篓鲜嫩的茶叶聚少成多,很有成就感。

  下午4时许,原本清静的茶园迎来一阵“骚动”。原来,每天下午4点30分是村里茶叶交易市场的交易时间,辛苦劳作一天的产品要送往那里变现。将一家人全天的劳作成果集纳到一起,王佐琼等茶农或提塑料袋、或背着背篼快速走向市场。

  4点20分,茶叶交易市场,商贩们已经摆开阵势,十几辆小货车将市场挤得满满当当,电子秤、竹箩筐等物件早已准备妥当;上百名茶农分成两排一字排开,拉着家常等待开市。大家遵守着默契:不到时间不交易,为的是市场秩序和公平交易。

  4点30分,一声响铃,市场正式开张,霎时,讨价还价声、吆喝声、称重报数声、数钱声将市场淹没。一看、二闻、三摸,茶叶的好坏,经验丰富的茶商很快便心中有数,随之开出对应的价格,几经讨价还价,便会称重付款。

  短短20分钟,嘈杂的市场再次归于平静。第一次到万年村采购鲜茶的黎敏是雅安市名山区人,她载着收来的200余公斤鲜叶,接着奔向其他茶市;当天采得2公斤多茶叶的王佐琼收获了500余元,点清款项后,她又迅速回到茶园劳作。

  “每天到我们这里采购茶叶的茶商有好几十个,大多来自雅安、洪雅和东坡区等地,市场虽小,但是每天有500多斤高质量生态绿茶从这里走出去,茶农连续几个月每天有几百到几千元的稳定收入。”万年村茶叶交易市场管理员张婧妍表示,以前,茶商们到茶农家里收购茶叶,价格不透明,茶农容易吃亏。2019年村上修好了茶叶交易市场,不但茶农们在家门口就能售卖茶叶,还有效杜绝了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价格差,最大限度保障了茶农利益。

  “目前我们村的茶叶种植面积有3500余亩,茶叶种植户285户,茶叶主要品种为福选9号、老川茶,年产量20万斤左右,产值约1200万元。”万年村党支部副书记马文雪称,全村有400余人从事茶叶种植,村里的茶叶交易市场辐射附近的三合、峨山、金峡等村,这里的热闹每年要从春天持续到10月。

  万年村距丹棱县城30公里,属于偏远山村,怎么会有如此多的茶商光临呢?茶商王林仲道出缘由:“万年村云多雾大、雨量充沛,有茶叶生长的天然优势,高山绿茶芽头饱满、颜色漂亮、口感纯正、品质优越,消费者都喜欢这样的茶。”

  万年村是丹棱县立足现实优势发展特色中高端绿茶的一个影子。近年来,丹棱县积极打造4万亩茶叶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茶旅融合、标准化茶叶生产示范区,推进富硒绿茶生产、低产茶园改造等,致力于茶产业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效益化发展。培育了以市级龙头企业四川老峨山茶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加工企业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3个,注册“素翁”“丹峨仙”茶叶商标16个。建成以名优毛峰茶为主的茶叶生产基地5000余亩,打造茶叶出口备案基地1100亩,成功将名优绿茶销往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该县通过大力构建茶产业体系,助力茶农户均年收入超过2.5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