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 石维明 虽然是深秋,从海口骑楼老街出来,走过钟楼,跨过海甸河上的人民桥,步行到海甸三西路,一下子有一种热气腾腾的感觉。除了海口的气温比内地高这个原因,也有这条街上名气很大的海大南门夜市人头攒动的原因。 海南大学的南门开在海甸三西路上,夜市的顾客多是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海大学生,口音天南海北,也有如我一样慕名而来的旅行者,口音也是天南海北。 500米长的椰树下的夜市逛下来,之前饥肠辘辘的我,胃里已经填满了好几个省的美食。灯火阑珊处,那些满眼的美食招牌,那些蔓延的美食馨香,继续撞击着我的味蕾:北京杂酱面、新疆烤羊肉串、兰州拉面、回民街羊肉泡馍、浦东生煎包、南京咸水鸭、武汉热干面、贵阳青岩猪蹄、成都麻辣烫、重庆小面、桂林米粉、蒙自过桥米线、台北油炸冰淇淋、澳门葡式蛋挞、香港叉烧包…… 夜市的西端,海甸三西路西口和环岛路交汇处,面朝海口湾,我看见了灯光璀璨的东坡老码头。 东坡老码头位于海口海甸岛,南渡江和海甸河分别在海甸岛的东侧和南侧流入琼州海峡。清朝和民国时期,这里是海南对外贸易的港口,是海口的重要交通枢纽,承担着货物运输和商旅客人往来的重任。900多年前,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被朝廷贬谪海南,正是从对岸的雷州半岛徐闻递角场乘船,渡过波涛汹涌的琼州海峡,从东坡老码头登上海南岛。 东坡老码头入口是一尊苏东坡塑像。长须飘飘的苏东坡在柔和的背景光烘托下,头戴斗笠,足蹬草鞋,身着长衫,手拄拐杖,双眼凝视着海口湾,既充满睿智,又饱含沧桑…… 我的思绪瞬间穿越了近千年。 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六月十一日,60岁的苏东坡偕子苏过登上一叶孤舟,经过整整一天惊心动魄之旅,渡过琼州海峡,被贬到蛮荒之地海南岛。他们换乘驳船,沿海口母亲河美舍河南行近十公里,在美舍河畔的金粟庵借宿二十余天,然后经澄迈到达昌化军(今海南儋州)。 如今,海南一些苏学研究者建议,一是把东坡渡海来琼日(六月十一日)作为海南文化教育发展纪念日;二是在海口设立“东坡海南登陆点”、在澄迈设立“东坡北归中原出发点”,以此纪念大师。 伫立在东坡老码头,北望,是琼州海峡,西望,世纪大桥和海口湾流光溢彩、美轮美奂。东坡老码头滨海酒吧一条街霓虹灯不停地闪烁:醉夕音乐餐吧、ACE电音烤吧、雪映桃花电音烤吧、巡茶、街舞battle、赛博电音舞狮、快闪巡游、街头派对、滑板陆冲、轮滑体验、随机快闪…… 走进东坡老码头百味小吃街。这条街以“千年海口 人间有味”为主题,集中展示了海南美食文化。视线所及,即有:白切文昌鸡、儋州米烂粉、万宁脆皮东山羊、陵水酸粉、北黎酱香饼、琼海鸡屎藤粑仔、香煎马鲛鱼、酸菜五花肉、海南五脚猪、海南鱼煲、老爸茶、清凉补等。 在百味小吃街的东坡酒楼,我索取了一份菜单,上面罗列了数种东坡“料理”:东坡酒煮生蚝、东坡醉蛤、东坡玉糁羹、东坡烤羊脊骨、东坡肘子、东坡红烧肉、东坡凉粉、东坡豆腐、东坡鱼、东坡饼…… 苏东坡是一名美食家,历史文献记载的“东坡私房菜”多达百种。作为一个资深“吃货”,东坡著有《老饕赋》《惠州一绝》《猪肉颂》等诗词。虽然颠沛流离,东坡却永远保持着随遇而安的心境,都能够较快地平复自己的情绪,安顿好自己的心灵,和现实达成和解。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苏东坡的美食天赋在海南超常发挥,他将儋州人果腹的山薯(今山药)捣碎,熬制成羹,色泽酽白,味如牛奶,起名“东坡玉糁羹”。在海滩的石头缝里,他发现了大量生蚝(牡蛎),琢磨了半天,决定带壳烧烤,烤熟一尝,有滋有味。东坡写信给儿子:“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意思是,海南岛的生蚝实在太美味了,你可千万不能让别人知道,不然他们都争着抢着要被贬到海南岛,来和我抢生蚝吃了。 宋徽宗即位后,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四月,大赦天下,东坡复任朝奉郎。在离开昌化军北归中原之际,他写下“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的诗句,来表达他对海南的深厚情感。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公元1101年8月24日),东坡于北归途中,病逝于江苏常州,享年64岁。弥留之际,留下诗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东坡离琼北归时,带着他在海南完成的三部经典《东坡书传》《东坡易传》《论语说》。然而,东坡留给后人珍贵的财富远不止诗词歌赋、书法绘画,而是他积极真诚的生活态度、面对挫折的乐观心境、追求自我的不懈努力、和谐善良的高尚人格。东坡贬琼三年,在破除迷信、扶助农耕、传播文化、防病治病、民族团结等方面,给海南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无愧于传播中原文化的先驱! (石维明,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省直作协副秘书长,四川省杂文学会副秘书长。获第一届、第二届四川日报文学奖(川观文学奖)、四川散文奖、四川五一文学艺术奖等30余项文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