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声音

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专家指导下,我们进行了多次引种嫁接,也推广了多种新技术,如今,我们的柑橘品质更优,价格更好。村集体在产业发展中起着带头示范作用,所有新品种和新技术都在集体果园中先行试验,再向群众推广,有效降低了大家的试错成本。

下一步,我们除了要把柑橘产业做强、带动农民增收外,还要让村民的头脑富起来。只有掌握知识和技术,才能走得更远。

——团结村党委书记马怀江

我是一名柑橘经销商,主要把村里的柑橘销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市场反响很好,很受欢迎。

上个月,村里开了好几场会,组织大家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报告提到,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啥子叫“特色”?我理解就是得把小小的柑儿做到极致。比如我们的柑橘现在都是全程冷链运输,3天后运到北京的批发市场,柑儿味道还很巴适,即便价格高一点,消费者也愿意接受。做到了“特色”,我们的水果才卖得起价。

——团结村村民李冲

我今年62岁,自己种柑橘,也在村里的柑橘分选厂打工。我这么大年纪,在分选厂打工其实不是为了赚钱,而是看一下什么样的柑橘更值钱,以后好照着种。种了大半辈子柑橘,现在越来越觉得自己还是没把柑橘搞懂。比如说,过去觉得果子越大越好,现在不是了,个头适中的才是口感最好的。

我年纪还不算大,打算和儿子一起把事业搞大,争取让城里人来我们团结村上班。

——团结村村民韩平安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史晓露 王成栋 侯冲 整理

上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