囗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文君 实习生 葛恩弟 文/图 军人,是行走在最前线、保护国家安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一群人,是值得我们敬仰的一群人。 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大多时候只能通过影片了解战争的残酷,去感受军人的勇敢无畏。近日,记者采访了曾在战场上拼杀,用鲜血保家卫国的革命前辈文玉祥,近距离感受他钢铁般的军人意志。 “在那个战争年代,我们常常来不及熟悉彼此,可能就再也无缘见面了。”对经历过战争的文玉祥而言,和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们相比,自己能有幸活下来,而且生活在和平年代,很幸福,也很满足。 今年97岁的文玉祥是眉山地区参加过长津湖战役唯一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一生荣获了多项表彰,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纪念章、抗美援朝志愿军出国作战七十周年纪念章、光荣在党五十周年纪念章等,都被他细心珍藏着。 1950年11月,他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兵团第20军60师180团接到入朝作战的紧急命令,由于前方战事吃紧,等不及厚棉衣下发,战士们便进入朝鲜作战了。白天,他们伪装成移动的小树;晚上,他们和衣睡在用松枝、野草伪装起来的地洞里;饿了,就啃冻得像铁一样硬的饭团、土豆和窝窝头;渴了,就抓过雪来吃。 “没有吃的,没有足够的保暖,很多人都冻坏了。”作为团部文书,文玉祥在执行团部任务之外,还要负责炊事班的工作,带领炊事班战士为前线送去“冻得像铁疙瘩”一样的土豆。 在艰苦卓绝的长津湖战役中,他所在20军60师180团所属的一营二连为了完成阻击美军的任务,最后,全连129名战士全部被冻死,但仍保持着伏击和冲锋的姿态,成为让美军为之胆寒、让世界动容的“冰雕连”。 “冷”“残酷”“惨烈”“悲壮”是老人讲述这段经历时,说得最多的几个词。“战场上,每天都能听到美军的飞机在空中呼啸而过,炸弹也不停地在周边响起。”文玉祥回忆,在一次给前线战士送饭的路上,遇到美军投放炸弹,走在前面的战友们都牺牲了,弹片击中他的大腿后,他被送到后方治疗。 在伤口还未痊愈的情况下,他又主动提出回到前线继续参加战斗,再一次被炮弹碎片击中,至今,弹片仍留在大腿里面。 “是钢铁般的意志,支撑我们赢得了这场战争。”文玉祥说,希望当代青年能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赓续红色血脉,矢志奋斗,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盛、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