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林 日前,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精神在全市干部群众及各行各业专家人才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心怀“国之大者”,深耕眉州大地,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之中,为建设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贡献智慧动能。 “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眉山市人才发展促进会会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胆外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眉山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徐明清表示,眉山人才发展迎来了好时机。面临新形势、立足新任务,他将紧扣服务“三市一城”建设,通过聚集高端人才、整合各类资源、搭建交流平台等形式,充分发挥人才发展促进会作用,进一步凝聚全市人才合力,激活创新创造动能,让人才与眉山相互成就、共同成长。 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先后引进培养百余名机械产业专技人才,与数十家高校合作共建“实训+就业”基地。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雷永志说,会议提出了一系列引才育才、聚才用才的举措,作为一名企业家,深深感受到市委、市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对制造业企业的关心。接下来,将把创新驱动放在企业发展的首要位置,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围绕“创新链”“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会议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市委鲜明提出要识才爱才敬才用才,让眉山成为‘近悦远来’的人才乐土。”四川省特聘专家、四川中科兴业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洪表示,将认真落实会议精神,继续深耕眉山,吸引集聚更多新材料领域的专家人才,助力眉山“三市一城”建设。 “会议提出加快引育制造业领军人才,这更加坚定了企业做好人才引育工作的信心。”信利(仁寿)高端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亮说,接下来将加强与四川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合作交流,联建四川信仁光电显示技术研究院,加大人才引育力度,突破技术发展瓶颈,为光电产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四川省特聘专家、四川环龙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根莲表示,充分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对各领域人才的关爱,极大增强了企业推动人才和科研一体发展、协同创新的信心决心。下一步,将以“双碳”战略为引领,在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优化生物质精炼技术和全价循环利用工艺,将竹产业优势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加快构筑绿色低碳发展新优势。 “当前,公司正全力推进‘竹钢国际生态产业园’和‘竹钢研究院’建设,正是招才引智、聚才用才之际,会议为公司人才驱动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四川省模范退役军人、洪雅县竹元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述伟表示,将在用好用活人才资源和人才政策上下功夫,做好企业人才的招引、集聚和培养,激发人才创新拼搏精神,提高人才效能。 四川省技术能手、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高级技师甘俊林说,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时刻以高铁工匠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苦练内功、提升本领、发挥才干,冲锋在技术创新、难题攻关的最前线,为制造强市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干。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 “深入学习会议精神后,我感受到了市委敬才的态度和爱才的温度。作为一名主研泡菜发酵技术的科技工作者,将深研微生物发酵领域,带领技术团队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方面狠下功夫,为推动泡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四川省特聘专家、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其圣说。 “会议提出要全面充实乡村振兴人才力量,我深受激励、倍感振奋,”彭山区沈厅家庭农场总经理刘沈厅表示,将充分利用自身经验带动周边群众把产业做起来,集合各方力量加快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帮助更多的人在乡村振兴中实现人生价值。 “我将做实竹编人才队伍培训,促进竹编产业不断创新发展,让竹林成为竹产区人民取之不尽的绿色金矿,让绿水青山成为真正的金山银山。”青神竹编非遗传承人、天府工匠、四川省青神县云华竹旅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云华说。 种粮大户、四川省劳动模范、眉山市好味稻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相德同样感触很深。他说,会议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强调要实施一批重点人才项目,推动人才计划、项目资源、待遇保障等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乡村振兴有充足人才力量。“这给我们种粮人吃了一颗‘定心丸’。接下来,我将锚定建设‘天府粮仓’这一目标任务,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真正实现耕、种、收、烘干的全程机械化,推动粮食规模经营走上持续发展轨道,带领更多社员种出更多优质粮食。” “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我将扎根乡村振兴一线,做到‘扶智’与‘扶志’并举,用心用情帮助对口帮扶学校提升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水平,把新的教育理念、优的教学方法、高的管理水平带到被帮扶学校,切实提高被帮扶学校师资水平、软硬件条件和整体育人水平,为推动四川教育事业发展贡献眉山力量。”四川省“组团式”帮扶教育人才、茂县中学校长、眉山第一中学校党总支副书记郭守岗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