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加码”群众幸福生活 文明之花在实践中绽放
志愿者在新时代实践站开展“幸福长卷话党恩”活动。

“志愿者哥哥姐姐带领我们用不织布粘贴成一本防疫手册,并掌握了勤洗手、戴口罩等防疫知识,对新冠病毒有了更多的认识。”近日,在彭山区黄丰镇团结村村委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音乐声和儿童的笑声不时传来……在村内穿行,很难看到白色垃圾,过往的村民和气地相互打着招呼,产业兴旺、生态宜居、邻里和睦,文明乡风扑面而来。

“这些都是新时代文明实践聚焦乡风文明建设的成效。”黄丰镇团结村党委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马怀江自豪地说道。

如何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2021年,彭山区被确定为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区)。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该区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在学习传播科学理论、整合区域资源力量、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新模式,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活动品牌,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有效发挥了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作用。

□帅佳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诗雨 文/图

破题

聚焦群众需求 让文明实践更接“地气”

“这是我自己手工做的伴手礼,希望你们能喜欢。”今年56岁的徐秀清,是团结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活动的忠实“粉丝”,“女神打造营”开设的红酒品鉴会、家庭烘焙课等活动,她几乎是场场不落。“对我们农村妇女来说,这些活动非常有意义,大家聚在一起学习新知识、新本领,能让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现在群众都爱到文明实践站来,参加活动都非常积极。”马怀江开心地说。然而在过去,如何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却是一件让马怀江头疼的事。“阵地是建起来了,但就像一张白纸,不知道要怎么干,老百姓对文明实践也不了解……”许多问题摆在马怀江眼前,不知从何入手。

“以聚焦群众需求为导向!”团结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入户调查,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以“受益群体+服务”的实践模式,以打造“服务品牌”助推实践活动“精准化”。“百名金婚老人集体婚礼”“安家计划”“中医养生体验”等150余场文明实践精品活动,有效带动村民从文明实践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从参与者变成爱好者,从爱好者变成传播者。

“大家都说,村里环境越来越美,干事创业氛围越来越浓,文明的种子在村民心底生根发芽,我们村越来越好了。”马怀江说,随着“文明积分”制度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村民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

作为彭山区首个文明实践示范点,以聚焦群众需求为导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核心理念,不仅在团结村得到了充分体现,也贯穿于彭山区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层出不穷的特色活动,无不体现着“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理念。

探索

“一根针”穿起“千条线”

精准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彭山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村民对“大白爱心车”一点都不陌生,它载着身穿红马甲的社会志愿者出现在田野里、学校里、企业中、街道旁,大家一看就知道:文明实践志愿者又来了。

“其实我们很多本地企业、爱心人士都十分愿意参加公益活动,但以前没有途径、也没有组织。”据彭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李永轶介绍,在一次电影放映活动中,一家爱心企业主动表示想要参与进来,“我们就在思考,是不是能把社会资源也整合、调动起来,丰富文明实践活动。”

彭山区整合教育培训、餐饮服务、爱心企业等社会资源,参与到文明实践活动中来,有效破解资源“统筹难”问题。“像我们一勺米、百家粥、百家菜活动,就得到了餐饮企业的大力帮助,而我们文明实践活动也恰好给他们提供了回馈社会的平台。”李永轶说道。

通过两年的实践探索,彭山区上下形成共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就像是“一根针”,需要把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串联起来,才能把作用发挥到最大。“只有把文明实践活动延伸到群众中去、延伸到群众生活的最小单元格中去,聚焦痛点解决群众身边难题,才能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贴民心达民意。”李永轶表示。

在该区凤鸣街道城南社区,说起“城南列车”进小区系列便民服务,群众无不交口称赞。

“书记面对面是我们列车的固定项目,专门处理群众难以解决、亟待解决的问题。之前有居民反映小区频繁出现高空抛物,社区当即召集小区物业公司与业主委员会协商解决方案,并持续跟进督促,不到半个月时间,整个小区无死角高空抛物监控就安装完毕。”该社区党委书记邓翔介绍。

据了解,“城南列车”进小区系列便民服务是城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聚焦基层治理推出的创新活动,以“党史力行号”“幸福号”“和谐号”等为主题的“城南列车”,集“党务+政务+服务”三务于一体,定期从社区、各类志愿服务机构“开进”辖区内各个小区,为群众提供包括了便民志愿服务、政策咨询、党史教育、社区事务现场办理等上门志愿服务,力求办好群众的“小事”和“心头事”。“城南列车”运行以来,已经接受群众各类咨询1000余人次,收集问题300余个,解决问题257件,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

不仅城南社区,彭山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也通过整合资源,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串起青年工作、妇联工作、双拥工作、工会工作,有效推进基层治理,激发城乡发展“内动力”。“我们希望通过形式丰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效整合各项服务资源,成为助力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有效途径和收集群众意见的绿色通道。”李永轶说。

今年,彭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将以突出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工作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按照资源整合到位、体制机制健全、服务群众精准的要求,以活动为载体,统筹制定贯穿全年的各类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整合品牌志愿服务队与志愿服务项目,重点打造了“90后”党史宣讲队、爱心企业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队、草帽调研队、3D电影放映队、大学生志愿者文宣队6支品牌队伍。联合各镇(街道)、村(社区)、180余支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和各社会组织力量开展各项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党史宣讲、人居环境治理、防范公共安全风险、党群服务咨询等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服务群众11000余人次。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