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琴)汛期将至,防溺水安全教育迫在眉睫,为切实维护师生生命健康安全,青神县教育和体育局重教育、强监管、抓预警,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 宣传教育入脑入心。营造宣传氛围,利用LED屏推送标语30余条,开展国旗下讲话20余校次,编排黑板报、宣传栏300余版,制作手抄报2000余份,开展专题讲座18次,宣传防溺水知识,增强学生防范意识;用好线上教育,依托眉山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开展“预防溺水专题教育”,已有1.5万多名学生及家庭通过平台学习防溺水知识,组织10000余名学生参与防溺水专题教育调查问卷;开展主题活动,利用近年各地溺水事件以案说法敲“警钟”,召开主题班队会400余班次,在《生命·生态·安全》课堂组织观看防溺水教育视频,开展应急演练、体验式教育20余校次,教育引导学生远离危险,提升学生自救自护能力。 排查监管从严从实。落实风险排查,筛查县域内一江五河三十二溪流及各类水库、沟、塘、堰、渠、湖等溺水风险点300多处,形成台账20多个,更换危险水域警示牌、标语和安全隔离设施100多处,确保隐患点防溺水安全措施到位;强化动态监管,协调县级有关部门和街道、乡镇、社区网格等,配备防溺水劝导员150多人,依托河长制管理,实施县域防溺水网格化监管,常态化巡逻巡查,有效提醒、劝导、制止300多人次;做实家校联防,通过家校QQ、微信群、平安校园APP等推送防溺水安全提示和教育信息3万多人次,发放《防溺水致家长的一封信》1.8万余份,明确“六不三要”,做到“六个知道”,引导家长履行好监护职责,承担起监护责任。 风险预警做细做早。做细安全提醒,做好每天放学3分钟安全提示及节假日和周末每次15分钟安全教育,常态定时群发防溺小标语400余班次;建立路队制,上下学结伴而行,相互监督提醒,严格防止学生擅自下水行为;健全预警网络,机关干部轮流汛期值班,若有汛情、险情提前报、及时报;建立气象部门、学校、学生、家长气象预警网络,及时发布雨情、高温、防溺水等预警信息100余校次,提醒师生和家长共同做好防范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