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品质立市 幸福惠民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会 王磊

东坡湖畔、岷江之滨,一座座现代化的建筑依次排开,勾勒出高低起伏的现代城市天际线。漫步于东坡城市湿地,天蓝水碧、岸绿景美、鱼翔浅底,不远处的水鸟在湖中追逐嬉戏、畅快觅食。城市、湖泊、绿植相映成趣,共同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品质城市画卷。

打造幸福之城,品质是其价值核心、根本动力和必然选择,也是城市发展的永恒追求。过去五年,全市上下着眼做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扎实推动城市建设。特别是市第五次党代会鲜明提出,未来五年要紧扣“东坡故里、品质眉山”定位,围绕“聚人营城兴产”,促进“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坚定产业为基、生态打底、聚人为要,以城市建设带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质,聚力建设美丽繁荣和谐的高品质生活城市,让更多人喜欢眉山、向往眉山、留在眉山。

“国字号”荣誉加持

城市名片持续擦亮

“以前,市场内污水横流。现在环境变好了,我们买菜也更舒心了。”说起城市的发展变化,经常在眉山大市场买菜的市民张桂芳道出了她最直观的感受。

始建于2000年的眉山大市场,是周围居民重要的“菜篮子”。由于建成时间久,各类配套设施陈旧落后,市场环境已不能满足居民需求。自2018年我市正式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眉山大市场的面貌逐渐得到改善。

2018年11月,我市召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誓师大会,市委、市政府鲜明提出要围绕“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创成功”的目标,扎实推进创文“十二项”重点工程。自此,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始终把创文作为发展所需、民生所盼、职责所在,全力推进创建各项工作。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2020年11月20日,眉山正式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实现了首创即成的目标。

“全国文明城市”是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形象魅力、发展活力、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是集中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被誉为当今国内最具有价值的城市品牌。

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大考,是过去五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建设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除荣膺“全国文明城市”荣誉以外,五年来,我市还先后摘得“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国字号荣誉桂冠,城市竞争力、城市美誉度和人民幸福感显著提升,走出了一条城市建设和治理的新路径。

当前,我市正按照市第五次党代会关于“立足眉山实际,加快优功能、补短板、提品质,形成产业和人口的‘强磁场’,实现城美人聚产兴”的要求,全力推进城市治理常态长效,瞄准建设美丽繁荣和谐的高品质生活城市不懈努力。

有机联动整体推进

城市能级不断提升

近日,记者在科工园二路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工人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加快推进路面和绿化工程施工。

“目前,项目中的东坡大道至彭寿街段已基本完工,彭寿街至文定街完成沥青下面层摊铺,文定街至青衣街已完成级配碎石摊铺的70%,青衣街至滨江大道完成车行道中面层摊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预计今年6月具备通车条件。

该项目是眉山城市新中心规划建设的一条重要市政道路,道路宽50米、长3425米,建成后能直接打通东坡大道与滨江大道,有效缓解眉州大道以北的城区交通压力,方便周边市民出行。

围绕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要突出“一核引领”,瞄准“双百城市”目标,在东彭融合区域高标准规划城市新中心,建设城市极核关键区、城市能级引爆点、高品质生活新地标。同时,城市新中心建设也被列入了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十件大事。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年启动、三年成势、五年成形”的目标要求,当前正在加快推进各项工作,整体规划方案、市政基础设施等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不仅要让城市“增量扩张”,同时也要通过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达到“存量更新”。

近日,在改造后的眉山城区高灯园小区内,小区居民一边在健身设施上锻炼身体,一边感叹如今舒适的生活环境。“现在的小区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不仅路平了、墙新了,连楼道都是干干净净的,小区环境得到了明显提升。”

五年来,我市始终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城市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着力点,一大批安全隐患突出、居住功能不完善、环境条件差、配套设施破损的老旧小区迎来“新生”。从“堵、漏、乱”到“洁、净、美”,全市一大批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17万余名居民从“有所居”实现了“更宜居”。

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要继续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不断改善居住环境,让老百姓享受更高品质的幸福生活。据悉,今年全市列入改造清单的老旧小区共720个,截至3月底,已开工149个、完工1个;2020-2025年全市将计划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326个,惠及居民109336户。

完善提升公共服务

城市环境宜居宜业

“在眉山的医院也能挂到华西医院的专家号,真正实现了眉山与成都同质化医疗服务。”近日,市民刘亮拿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眉山医院的挂号单感慨道。

时间回到2020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眉山医院正式揭牌,标志着成眉两地联手打造区域医疗中心、构建省市县(区)三级医疗联合体取得实质进展,成眉服务同城实现重大突破。2021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眉山市妇女儿童医院开诊;2021年5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眉山医院正式开诊。全市成功创建三甲综合医院3家。

推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既是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也是品质城市建设的题中之义。除医疗卫生之外,过去五年,在教育事业方面,我市先后引进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东坡外国语学校、四川大学眉山校区,全市累计新扩建公办学校123所。2022年将新(续)建公办学校20所。眉山中学、仁寿一中南校区、彭山一中还分别与成都石室中学(成都四中)、成都七中和成都树德中学(成都九中)达成了合作协议,进行联合办学。

为推进公共服务同城化,过去五年,我市还着力推进公积金服务同城化和政务服务无差别受理。2020年,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达成合作意向,签署了成德眉资住房公积金同城化发展合作协议,积极推动政策全面协同、数据互联互通、系统共建共享、队伍共育共进,按下了省内同城区域公积金发展的“快进键”,为市民办理公积金业务提供了方便。同时,我市还与成德资联合印发《政务服务同城化无差别受理工作方案》,全面梳理政务服务“跨市通办”事项,共同印发了无差别受理清单,围绕教育、卫建、社保医保等领域,先后签订了20余个成眉合作协议。

风雨砥砺,岁月如歌。现代化的城市景观、高含金量的城市名片、建设如潮的新旧城区、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从基础设施到公共配套,从环境改善到文明内涵……东坡故里、天府眉山正沿着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阔步前行,奋力书写着品质城市建设的发展答卷。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