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经济圈动态

1-8月成都都市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

近日,成都市统计局发布2025年1-8月成都都市圈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8月,成都都市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高于全省1.9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1-8月,成都都市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9%,高于全省3.0个百分点。

消费品市场方面,1-8月,成都都市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10.0亿元,同比增长6.1%,占全省比重为47.5%。

其中,成都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92.8亿元,增长6.2%,占成德眉资四市比重为83.0%;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749.4亿元、487.4亿元、280.4亿元,分别增长5.4%、6.6%、4.4%。

财政收支方面,1-8月,成都都市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72.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34.7亿元。

其中,成都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62.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91.3亿元,分别占成德眉资四市比重为80.3%、71.2%;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148.1亿元、113.3亿元、48.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分别为269.4亿元、208.9亿元、165.1亿元。

四川大学眉山校区正式启用

9月29日,四川大学眉山校区正式启用,四川大学在原有望江校区、华西校区、江安校区的基础上,开启“一校四区”一体化办学新格局。

四川大学眉山校区位于眉山市东坡区,是省重点工程项目。该校区分两期建设,一期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包含岷峨楼、崇行楼、尚行楼、东坡书院、图书馆、体育馆等20余栋单体建筑,于2022年12月正式启动建设、2025年9月竣工启用。

四川大学眉山校区以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研创新、高品格文化传承、高质量社会服务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体系、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文化传承创新新路径和校地合作新模式,重点建设前沿交叉科研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基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以及教育培训基地。该校区一期计划入驻50余个科研团队,在先进材料、清洁化工、新能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山区河流保护与治理、碳中和等领域开展研究,以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记者了解到,四川大学眉山校区以“绿色、智慧、人文、和谐”为核心理念,致力构建技术赋能、环境友好、运行高效的新型校区空间。规划设计深度融合川大“中西兼容、厚重端庄”的风格与眉山“诗书风骨、清雅精巧”的千年东坡文化,展现出校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眉山特色,体现该校区的文化性、时代性和地域性。

国内首个干细胞质量控制与评估中心 在渝揭牌

10月9日,第二届金凤干细胞论坛暨干细胞转化研究与产业发展大会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开幕。会上,金凤干细胞质量控制与评估中心揭牌,这也是国内首个干细胞质量控制与评估中心。

干细胞研究被认为是目前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的前沿和制高点,为人类健康事业开辟了全新赛道。今年,我国首款干细胞治疗药品成功上市,标志着我国干细胞临床转化应用迈入新纪元。

“当前,质量控制与评估是干细胞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金凤实验室副主任徐辉介绍,金凤干细胞质量控制与评估中心揭牌运行后,将聚焦干细胞产品质量标准制定、检测技术开发与服务能力建设,打造干细胞质量评价权威平台。近日,国家药监局药械审评检查西南分中心在渝挂牌运行,重点承担药械研发指导、咨询受理、审评沟通、注册核查等工作,以推动重庆及整个西南地区药品和医疗器械产品上市、研发创新和产业聚集。这对于金凤干细胞质量控制与评估中心发展而言,无疑是极大利好。

当天,干细胞质量标准与应用创新综合体正式成立。据悉,该综合体由金凤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重医附二院、昭衍新药、珈创生物等10余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作为全国性干细胞开放型协同创新平台,旨在联合国内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等各方力量,共同开展干细胞质量标准研究和技术方法创新,推动共识、标准的形成,为国家干细胞产业筑牢安全防线。

渝万高铁石沱长江大桥 世界最高双联主塔封顶

10月5日,世界最高双联主塔——石沱长江大桥6号主塔顺利封顶。至此,大桥两座主塔全部封顶,为后续全线按期建成通车打下坚实基础。

石沱长江大桥位于涪陵区,是渝万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该桥主桥全长1056米,主跨608米,首次采用公铁合建双联塔、公铁同层分幅主梁的新时代桥梁,其6号主塔高253米,是世界最高双联主塔。

渝万高铁正线全长25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建成通车后,将有力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对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实施,助推“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川渝退役军人 跨省域异地职业技能培训启动

10月9日,记者从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获悉,川渝退役军人跨省域异地职业技能培训正式启动,目前首期培训班正在报名。

2011年11月1日及以后退出现役,在四川、重庆安置,符合培训条件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均可报名。本次开办的培训班涵盖电力电气设备安装、白酒酿造、养老护理等15个热门专业,由成都工业学院承训。培训全免费,往返交通费、个人住宿用品等,由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本人自理。

川渝退役军人跨省域异地职业技能培训是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持续办好“退役军人最期盼的10件事”活动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小需求大集中、大需求小集中”组训模式,培训班采用“订单式培养、定向式输送、定岗式就业”培育机制,精准对接退役军人就业需求与产业发展趋势,帮助退役军人掌握前沿技能。“我们前期考察了100多家企业,培训合格的学员将被推荐到企业就业。”省退役军人宣传教育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眉山融媒首席记者 李幸

综合《重庆日报》《四川日报》锦观新闻 整理报道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