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走进眉山中车紧固件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车紧固件公司)生产车间,智能化工厂的“科技风”扑面而来,曾经穿梭忙碌的工人已被智能高效的机器取代。如今,操作员只需在控制中心轻点屏幕,便能实时掌握数万件产品的运行状态,将现代科技的效率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近年来,眉山中车紧固件公司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将“智能制造”作为核心目标,坚持走“智改数转”之路,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经营品质迈上新台阶,被评为“2025年度四川省先进级智能工厂”,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张亮 眉山融媒首席记者 李幸 文/图 				 构建智造“生态链” 				 “智能制造绝非简单的机器替代人力,而是依托智能化、协同化和数据流彻底重构制造生态,让传统工业制造焕发全新生命力。”中车紧固件公司总经理李新荣表示。 				 在“智改数转”过程中,公司构建了以“四平台一体系”——研发创新平台、智能生产平台、运营管理平台、服务支撑平台及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为核心的智造生态链,着力打造“数据驱动、柔性协同”的智能生态。目前,公司关键设备数控化率达89.8%,工业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智能物流系统等先进设施广泛应用,智能立体仓库、智能配送高效运行。 				 同时,ERP、MES、WMS、CRM等数字化系统全面上线,业务流程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ESB,实现ERP、MES、WMS等系统数据互联互通,构筑“云—边—端”协同数字化平台,智能化应用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质量追溯、能源管控等全价值链环节。随着智能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相继落地,实现了降本、提质、增效,加快产业进阶升级。 				 项目履约“零误差” 				 不只是在生产制造领域,“智改数转”带来的变革覆盖到企业员工,改变了传统工作模式。 				 “得益于近年来‘智改数转’的强力推进,我们依托‘智造—交付—维保’全流程管理平台,创造了海外订单100%准时交付的纪录。”中车紧固件公司海外项目经理付琼说。在她看来,“智改数转”已成为打破工作藩篱,提升工作质效的“神兵利器”。 				 在供应链环节,中车紧固件公司建立了“全流程动态追踪”系统,将生产排期、质量检验、物流调度、包装发运等环节动态显示在可视化管理网络上,让所有订单履约过程一目了然,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组织不同部门人员定期进行数据信息采集更新,时刻保持可视化管理网络运行精准高效。 				 新上线的“项目名称+订单号+托号”三维追溯系统,可将货品可追溯性提升至托盘级。付琼介绍,有一次,某海外客户因台风造成货物损毁时,售后团队立即凭借追溯编码,快速完成产品的精准补发,受到客户高度好评,真正做到了“把信誉烙在每一颗铆钉里”,也为公司赢得了大量海外“回头客”。 				 打通信息“神经元” 				 尝到“智改数转”的“甜头”,中车紧固件公司在今年持续稳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形成生产组织、科技创新、物流仓储、订单交付等多个环节高效联动,互促互进的发展新格局。 				 “我们重点在研发设计、生产管理、生产作业、运营管理、智慧供应链等五大领域推进18个场景的智能化数字化应用,涵盖产品数字化设计、生产计划优化、仓储智能管理、物料精准配送、能源智能管控等环节。通过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了‘数据驱动、装备智能、绿色低碳’的现代化制造典范。”李新荣说。 				 仓储管理智能化升级方面,WMS系统成功上线并深度应用,大幅提升仓库作业规范性、库存准确性和作业效率。实现入库自动分配库位、出库全流程智能指引。通过与MES、ERP系统高效集成,显著优化厂内物流效率,有力促进了财务流、实物流、信息流“数据共享”,确保异常情况得以及时处置。 				 “‘智改数转’不是要求,而是需求。”李新荣说,“站在新时代浪潮上,我们将继续向‘高’攀升、向‘新’突破、向‘强’进军,以‘智改数转’催生发展的最优增量,加快科技成果推动高质量发展焕新提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