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眉山融媒记者 罗俊涵)为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凝聚创新合力,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打造乡村产业振兴示范样板,7月2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乡村产业振兴科技攻关行动工作推进会在我市丹棱县召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乡村振兴学院院长张合成,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曹永生出席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刘海致辞。
据介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导的乡村产业振兴科技攻关行动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产业代表性强、示范效应好的10个县作为试点县,设置优质果蔬、特色园艺、特种经作、特色畜禽、新兴产业五大任务。在试点县,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研究团队以“按需研发、定向转化”的模式,让科研课题从产业需求中来,成果到生产实践中去,实现“科技供给”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从而全面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推进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与我市丹棱县签署了乡村产业振兴行动试点县合作协议,共同开启科技攻关行动的落地示范新征程;中国农业科学院乡村产业振兴科技攻关行动牵头人、任务负责同志做了交流汇报;与会嘉宾围绕“高质量推进科技攻关行动”主题进行了充分研讨,为乡村产业振兴科技攻关行动凝聚智慧、共谋发展。当天下午,与会人员还调研了丹棱县幸福古村、梅湾村、食品生物智造园区等地,实地感受眉山乡村产业发展的活力与成效。
良种茁壮粮芯,良机耕耘良田,良技殷实粮仓。近年来,作为“天府粮仓”首提地,我市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定扛起保地稳粮政治责任,突出农业产业建圈强链,坚持宜粮则粮、粮经统筹,重点发展粮油、泡菜、柑橘等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2024年,“味在眉山”销售收入达124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2%、居全省第一。同时,我市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培育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依托中国农科院、川农大等高校院所,建成国家级科技小院4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18个,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4%。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有关领导,中国农业科学院相关研究所负责人、科研人员,丹棱县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及企业代表出席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