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川渝十四枚公章共治大清流河

川渝山脉相连、水系同源,两地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跨界河流达81条,流经100多个地市和区县,总长1万多公里,涉及长江、嘉陵江、涪江、渠江、琼江等干流。

2020年4月29日举行的川渝河长制工作联席会议确定,两地将对81条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跨界河流开展联合整治,通过跨界河流“清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专项行动及跨界河流污水偷排直排乱排专项整治行动,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实际上,在此之前,两地已经展开了跨界合作。其中,水清岸绿的大清流河,是见证川渝两地联合推进全流域综合治理的典型案例。

一枚枚公章连接起川渝两地共治大清河的合力。

“在大清流河干流上,川渝既互为上下游又互为左右岸。重庆市荣昌区水利局和河长办均在《互动协议》上盖上了公章。”荣昌区水利局四级高级主办张裕贵介绍,大清流河在四川进入重庆处设有李家碥国控水质监测点,考核四川;出重庆进入四川处设有大埂国控水质监测点,考核重庆。

大清流河发源于四川省安岳县石佛乡水口寺,在荣昌区吴家镇西北流入重庆境内,经过清流镇后流入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汇入沱江。大清流河干流全长121.74千米,流域面积1539平方千米,其中四川、重庆共界15.46千米。

如何共同保护好大清流河一河碧水,吴家镇副镇长龙吉平介绍:“大清流河两岸的吴家镇和东兴区的石子镇主要污染源来自农业面源污染和城镇生活污染。其中,水产养殖尾水是比较重要的污染源。”在《互动协议》上,吴家镇和石子镇的两枚公章位列十四枚公章最前端。两地推动大清流河沿岸水产养殖污染综合治理也相互监督,“在石子镇监督下,我们对大清流河及其干流200米范围内的鱼塘,全部予以转产或复耕;对200米范围外的鱼塘进行水质检测,实行生态养殖。”

此外,针对大清流河支流三拱桥河水污染问题,吴家镇还实施了场镇河道整治、藕田转产、管控两岸鱼塘、修复下游生态以及完善场镇雨污分流等措施,三拱桥河水水质得到改善。

而在大清流河右岸的东兴区石子镇,云旗养殖专业合作社则采取种植水生植物、搭配养殖滤食性鱼类、稻鱼综合循环,配套完善尾水处理设施设备等综合措施进行养殖尾水治理,实现养殖尾水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

作为《互动协议》的发起方之一,东兴区河长办的公章与荣昌区河长办的公章则并列位于《互动协议》最末端,为了改善大清流河流域水质,按协议要求,水产养殖户需要签订承诺书,承诺养殖尾水不达标不排放。同时,东兴区河长办督促指导水产养殖户主动按照养殖水面的10%-15%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并建立尾水排放申报制度,尾水达标后方可排放。

清理漂浮物是河流保护的重要工作。吴家镇和石子镇以河为界,以前清漂是以河中心为界,各自清理。可河水是流动的,漂浮物时常在川渝间“串门”,“各扫门前雪”的结果就是谁也“扫”不尽。

为此,吴家镇和石子镇在《跨行政区域河流长效互动协议(荣昌—东兴共界流域)》的基础上签订了《大清流河共管河段污染联防联治协议书》:两镇以一年为期,轮流负责共管河段的清漂工作,并在每年的5月进行工作交接。

不仅如此,川渝两地还积极推动大清流河流域重点项目建设,携手推进大清流河流域水环境治理,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李家碥生态湿地以及大清流河石子镇段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便应运而生。

“除了2万平方米的生态湿地,我们还沿大清流河建设了总长度约6千米的生态缓冲带,总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石子镇工作人员介绍。

在李家碥生态湿地下游不远处,吴家镇实施的大清流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部分河道的河堤已经成型。

张裕贵介绍,大清流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还将新增草皮护坡,种植元宝枫、西府海棠、水杉等植物,进一步改善了大清流河两岸生态环境。

上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