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经济圈动态

川渝跨省社保缴费服务 首次开通线下办

两地5632个银行网点可办理

7月10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获悉,四川、重庆两地税务部门近期联合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两地的分行开通自然人社保跨省缴费服务。这也是川渝两地继线上缴费渠道开通后,首次开通社保跨省缴费的线下办理渠道。

2023年,川渝两地税务部门在“四川税务”和“重庆税务”微信公众号上线“四川/重庆-自然人社保缴费”功能,两地市民可通过线上渠道实现社保跨省缴费。

本次共优化升级5632个银行网点的自助设备,其中,四川合作银行网点数为3694个,重庆为1938个,每个网点部署了1到2台自助设备。川渝两地群众只需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借记卡(存折)和身份信息,即可在合作银行的任一网点,就近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4类社保缴费业务。

具体操作程序为:在工商银行网点,用户在自助设备上选择“全部功能”—“生活/政务”—“社保服务”功能模块,通过选择参保人所在地并输入参保人信息,即可为四川或重庆的参保人缴纳社保费;在邮储银行网点,用户进入自助设备后,依次选择“个人业务”“政务服务”,再选择“四川社保缴费”或“重庆社保缴费”功能模块,读取或录入身份信息后,通过银行卡完成缴费。

据介绍,此次在银行网点开通自然人社保跨省缴费服务,将与线上渠道相结合,形成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服务体系,川渝两地缴费人既可以登录微信公众号异地办理社保缴费业务,也可通过合作的银行网点办理,更好满足两地群众社保业务“跨省办”需求。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智慧司法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慧司法产教融合共同体日前在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成立。共同体将依托“四个一”运行机制,助力川渝智慧司法建设。

这一机制具体包括:一个专家委员会提供智力支持,一个技术攻关联盟解决瓶颈问题,一个成果转化平台加速应用落地,一个评估督导体系确保建设实效。在具体实施层面,共同体将联合川渝两地司法机关、科技企业,共同搭建智慧司法实验室、大数据分析中心等智慧司法创新平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院校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加强“法律+科技”跨学科人才培养。同时,探索构建跨区域司法大数据共享机制,促进创新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推广应用,实现司法数据资源互通共享。

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慧司法产教融合共同体已吸纳成员单位共111家,其中高校12所、科研院所1个、行业协会1个、行业单位30个、企业单位67个,形成覆盖政、行、校、企的多元主体。

成眉S5线视高站 综合交通枢纽全面开建

记者日前从眉山天府新区获悉,随着市域铁路成眉S5线的加快建设,视高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已全面启动建设,该枢纽直连成眉S5线视高站,将构建集市域铁路、公交客运、出租车、社会车辆接驳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枢纽,预计2027年建成投用。

“这不仅是成眉S5线的重要配套工程,更是眉山天府新区融入成都都市圈的枢纽载体。”眉山天府新区住建交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枢纽投用后,当地群众可经视高站乘坐成眉S5线,可于秦皇寺站换乘成都地铁6号线、红莲站换乘成都地铁19号线,能与成都市区内地铁站无缝换乘,大幅压缩成眉时空距离,提升成眉通勤效率。

据悉,该枢纽具备交通换乘功能的同时,还具有交通衍生服务、公共服务、旅游服务、文化特色展示等功能。“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全面启动建设阶段。”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天府新区“南部门户”的核心载体,直接服务成眉30万跨城居民,彻底解决多方式接驳痛点。

成都教师资阳授课

都市圈教育资源在“流动”

7月8日,四川师范大学附属资阳临空经济区第一小学暑期托管班热闹非凡。来自成都的教师陆海怡带来的“数感乐园”课程,将折纸、数独等趣味游戏与数学知识巧妙融合,让孩子们接触到新颖多元的数学学习方式。这样的跨城授课已成为常态。

这场教育“双城记”,正是成资教育同城化的生动写照。去年9月,四川师范大学附属资阳临空经济区第一小学正式开学,这是一所由资阳市教体局、临空经济区、雁江区三方协同管理,四川师范大学领办的现代化公办小学。学校管理团队由四川师范大学派遣,教师队伍主要由川师各附属小学抽调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将成都优质教育资源“移植”到资阳。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不走“寻常路”。该校践行四川师范大学的教育教学理念,科学设置本校必修课程,涵盖劳动自理课、语言表达课等6门特色课程,以及音乐、书法等60门选修课程,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而此次暑假托管的AI探秘、童话涂鸦等十余门特色课程中,有半数课程由来自成都的教师执教,让资阳的孩子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成都优质的教育资源。

“我们既要用好川师大的资源平台,也要让成都先进教育理念在资阳生根。”学校办公室主任何鸿彬介绍,目前该校已构建起完善的教学科研体系。未来,还将继续深化成资教育资源同城化,让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流动”起来,为孩子们铺就更广阔的成长之路。这场跨越城市的教育接力,正让知识的星光,照亮更多孩子的未来。

眉山融媒首席记者 李幸

综合《重庆日报》《四川日报》《成都日报》《资阳日报》整理报道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