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眉山融媒记者 张丹梅 文/图)七月彭山,迎来了葡萄成熟的季节。田间地头,果农们穿梭在藤蔓间,小心翼翼地采摘、分拣、装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将这份甜蜜送往各地,处处繁忙的场景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丰收画卷。 位于彭山区公义镇公义场社区的鼎加家庭农场,正是这丰收图景中亮眼的一笔。7月10日,农场主廖磊正和家人忙着采摘葡萄。“这是今天要发往成都的订单,果商等着要。”廖磊一边小心翼翼地将摘下的阳光玫瑰放入框中,一边笑着说:“每天的订单量上万斤,从开采到现在,已经卖了10万斤葡萄。” 2018年,乘着彭山区全域推进乡村振兴的东风,廖磊在家乡承包了50亩土地,种植阳光玫瑰、蓝宝石两个品种的葡萄。在种植过程中,他始终坚持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严格把控每串葡萄的数量,将每串控制在60个左右,这样既能让每颗葡萄都充分吸收养分,又能保证果实大小均匀、口感上乘。同时,他还坚持绿色种植,不使用化学农药和过量化肥,采用生物防治病虫害、人工除草等方式,从源头上确保葡萄的绿色健康,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凭借着优质的葡萄和良好的口碑,农场的葡萄也赢得了市场的青睐,让廖磊和家人在丰收的季节里收获了满满的喜悦。“这里的葡萄不仅好吃,口感清爽,而且品相好,串型整齐,果实饱满,在市场上特别好卖。更重要的是,廖老板人好、实在,合作起来非常舒心。”当天,来自成都的果商陈先生赞赏地说道。 目前,农场还有3亩蓝宝石即将迎来采摘期。对于农场未来发展,廖磊表示:“我们会持续走高端精品路线,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让家乡葡萄香飘全国。” 不只鼎加家庭农场。作为眉山优质葡萄主产区,近年来,彭山区以“种中国最好葡萄”为目标,利用国内最先进的大棚、地膜和绿色防控病虫害技术等,已先后发展阳光玫瑰、夏黑、蓝宝石等早中晚熟48个优质品种葡萄共2.3万余亩,年产量达3.4万吨,有力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为不断提高葡萄品质,该区还引进了智能卷棚、雨水传感等先进技术,搭建产销一体化平台,引导果农以精品化提升产业附加值,做到生产、营销、流通全程监督。如今,彭山葡萄已成为一块金字招牌,享誉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