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连好“线”画好“圈” 眉山携手成德资做大做强绿色食品产业
农投公司作“东坡大米”推介。

□眉山融媒首席记者 李幸 文/图

成都的火锅、德阳的美酒、眉山的泡菜、资阳的柠檬……成都都市圈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美食更被赋予了创新、社交、文化等属性,成为四市的“舌尖招牌”。

以美食为基,绿色食品产品如何携手共进、做大做强?7月10日,“互通互信 共建共享”——成都都市圈绿色食品产业建圈强链发展第19次恳谈会,在成都召开。成德眉资四市经信、农业农村、商务、同城化工作牵头部门、部分区(市)县、企业、协会联盟代表等齐聚一堂。会上,眉山市东坡区和眉山市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农投公司)在会上作交流发言和产品推介,携手绘制成都都市圈绿色食品产业的宏伟蓝图。

挑战

绿色食品消费市场迎巨变

“复苏与分化并存,健康化与高端化主导,市场规模保持扩大,增速减缓,子行业表现差异显著……”会上,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陈安均对食品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在他看来,随着消费市场结构性变化,产业升级投入上升而利润受到挤压,社会信任度的变化等都成为产业健康发展的“挑战”。“食品产业是永不衰落的产业,挑战中也让我们看到刚需消费是食品发展永恒的动力,健康科技正在催生新产业、全渠道整合正在开辟新赛道。”陈安均说。

面对变化,成都都市圈四市优势何在?协同发展的路径是什么?陈安均分析,川渝地区(成都都市圈)发展食品产业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同时业态发展氛围良好,也有相应的科技支撑。“成都是总部经济与研发高地,德阳是粮油与调味品基地,眉山拥有全国最大泡菜基地和泡菜产业集群,资阳打造了柠檬全产业链……四市食品产业发展各有千秋,但协同壁垒仍待破除。”陈安均说。他建议,四市应建立多方协同发展沟通平台和磋商机制,共建产业生态圈、打造创新共同体、共创产业品牌。

迎接变化,省同城化办公室负责人提出建议:完善产业链协同机制,依托专项合作组与工作专班,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强化协作配套,优化生产要素布局,形成高效产业网络;培育“食品+文旅”“生鲜电商+冷链”等新业态,激活消费新场景。

机遇

政企合力共筑产业生态

绿色食品产业,是成都都市圈9条重点产业链之一,2024年产值已突破2600亿元。其中,东坡泡菜、特色调味品两大集群分别跻身国家级、省级产业集群行列。

东坡区作为“中国泡菜之乡”,全区已建成18.4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集聚18家绿色食品企业,培育57个绿色食品认证产品。2023年,东坡泡菜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30亿元,市场份额占据全国三分之一。

“东坡区不断筑牢产业根基,以科技赋能产业升级,着力打造涵盖泡菜、调味品、饮品、速冻食品、休闲食品以及食品配套等多业态协同发展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东坡泡菜’品牌价值持续攀升,2024年位列中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第33位。”东坡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东坡泡菜”如何与都市圈接轨?该负责人在会上提出建议:希望四市共协力探索飞地经济模式,破解土地与资源约束;专利共享与协同创新,避免同质化竞争;共建智慧物流网络,打通产业循环“最后一公里”。

会上,农投公司对“东坡大米”作了推介:“我们从眉山全市范围精选环境优良、土壤肥沃的3000亩高品质生产基地,优选长粒香米品种,保证‘东坡大米’品质。目前,‘东坡大米’已覆盖20余个省市,成为高端商超、星级酒店用米。”

“公司将按照眉山市委推动‘东坡大米’有机、绿色、品牌化发展要求,深化与成都都市圈其他城市优质企业的合作,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进成都都市圈绿色食品产业建圈强链,让‘东坡大米’香飘全国,让眉山味道走进千家万户。”农投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还从会议现场获悉,成都都市圈将加快推进新津区中国川菜国际食品谷、眉山环球冷链食品产业园(一期)、资阳(雁江)现代食品产业园等11个绿色食品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完成年度投资20.2亿元,持续培育壮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