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融媒首席记者 李幸 实习生 吴佳欣 “请大家一定把中肯、有用的意见筛选出来。”不久前,“我为眉山发展献良策”社会民生类专家评审会召开,会上,征集评选组相关负责人向参与评选的专家组成员说。 3月20日,一场凝聚民心、汇聚民智的“我为眉山发展献良策”活动拉开帷幕。42天时间,“千载诗书城”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向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人士发出邀约:围绕建设现代化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的目标,聚焦“十五五”规划编制,让每一位关心支持眉山发展的人成为“智囊团”成员。 5月,全市将对平台征集到5660条建议分类别进行细致筛选,选出多条有价值、有意义的“金点子”,整理形成“成果转化清单”,交相关县(区)、部门(单位)推动实施,积极将“金点子”转化为助力眉山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社会民生发展,是备受关注、提出建议较多的重点领域之一。数据显示,“我为眉山发展献良策”社会民生类共收到建议1180条,5月12日,社会民生类建议评审工作正式启动。 “社会民生类包括教育体育、医疗卫生、基层治理、社会救助、就业创业、城市营销等领域,我们在评审时邀请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行业代表等,组成评审小组,认真开展评审工作。”征集评选组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评审组成员根据从事行业和领域领取了对应建议开展评审,大家根据建议的创新性、可行性、效益性以及影响范围等进行打分,筛选出观点独特、措施有效的A类建议和部分观点措施可采纳的B类建议各40条,报综合评审小组进行评审,目前,社会民生类建议评选已经完成。 建议评选过程中,评审组专家和工作人员细致分类、认真审阅,对选入A类的建议,还给出了评选理由和评语。 “编号3276建议从资源配置、师资建设、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以及协同育人等多个关键维度提出了关于提升眉山教育质量水平的多条建议,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也有创新性。”全国人大代表、青神中学副校长王晓梅在建议评语中写道。 记者了解到,3276号建议来自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教务部教师杨凌云,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他根据工作实践,得出了自己对提升教育质量的认识和看法。“眉山,这片人文底蕴深厚的土地,在教育领域已取得一定成绩,但面对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仍需探索创新路径,持续提升教育质量水平,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杨凌云说。他在建议中提到的建立城乡教师交流轮岗长效机制,推进课程整合与跨学科融合,大力推广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等内容得到了王晓梅等评审专家的肯定。 看到完善眉山竞赛课程体系、突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建议,市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说:“建议人提到了眉山教育存在的一些短板、问题,同时给出了相应建议,这对我们今后开展工作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每条建议我们都仔细查看。大家还自发整理出‘金点子摘要’,将一些有针对性、可落地的点子和金句收集起来,转化落实在工作当中。”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工作人员说。 认真对待每一条建议,确保评选结果公平、公正、公开,社会民生类“金点子”正在转化为推动眉山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和现代化都市圈新兴城市建设的智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