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破局传统教学 东坡区百坡中学“一一六三”学习新模式如何重塑课堂?
学生综合素养显著提升。
课堂灵活有趣。
课堂寓教于乐。
学生积极发言。
学生专心学习。

□万凤英 眉山融媒记者 王琴

陈文君 文/图

“请大家根据导学案里的苏轼治水案例,思考如何建立三次函数模型。”4月1日,东坡区百坡中学初三(10)班数学课的师生互动环节,教师李杰抛出问题后,教室瞬间变成思维碰撞的磁场。学生李浩瑞在黑板上画出抛物线,后排小组则用教师电脑调出三苏祠水文数据,当课代表用“苏堤春晓”的典故解释数学模型时,全班响起阵阵掌声。

这是百坡中学“一一六三”学习新模式实施后课堂的寻常一幕。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当下,如何让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综合素养,成为众多学校探索的焦点。

百坡中学给出了一个创新性的答案——“一一六三”学习新模式。

这一模式,让这所建校仅6年的学校,凭借独创的教学模式,在东坡区义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中连续三年登顶。当天,记者深入实地探访发现,其教育密码不仅藏在“课前导学启思维”的智慧设计里,更浸润在“博观约取”的文化基因中,真正让每个孩子成为“东坡式”的时代君子。

走进百坡中学,校园里充满着活力与朝气。课堂内外,学生们热烈讨论、积极发言,思维碰撞出绚烂火花。

“这般生动景象,正是‘一一六三’学习新模式带来的显著变化。”该校校长杜鹃说,在她看来,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而学校正以独特的“一一六三”学习新模式,践行着教育的本质,推动着一场深刻的课堂革命。

什么是“一一六三”学习新模式?杜鹃给出答案。“一一六三”学习新模式是一种系统化、结构化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注重教学过程的科学性与实效性。该模式融合了建构主义、目标导向、差异化教学等多种教育理论,实现了教学过程的优化与学生学习效能的提升。

“该模式具有独一无二的‘一导’‘一核’‘六模块’‘三分层’等典型特征。”杜鹃介绍,其中,“一导”,是指课前导学。通过精心设计的导学案,学生在课前就能够自主探索新知识,提前发现问题,从而带着思考走进课堂。正如杜鹃所说,“课前导学就像是为学生开启了一扇通往知识殿堂的窗户,让他们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充满好奇与期待,主动去探索、去求知。”

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一核”,则是整个教学模式的灵魂所在。“我们培养的不仅仅是会考试的学生,更是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能力、拥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的新时代青年。”杜鹃表示。在百坡中学,无论是日常教学,还是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都紧紧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课堂上,“六模块”的紧密衔接也是一大亮点。当天,在该校初二(10)班的物理课上,记者见证了这一精彩的教学过程。教师黄娟先是通过复习旧知识,巧妙地引入新课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随后,师生互动环节中,黄娟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发表见解;生生互动时,小组讨论气氛热烈,学生们相互启发、共同进步。临近下课,黄娟对知识点进行系统总结,并通过小测评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这种环环相扣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高度的专注与参与度。“这种教学方式让我觉得学习不再枯燥,每一个知识点都像是在和老师、同学们一起探索宝藏,特别有意思!”该班学生岳俊阳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感受。

在这个模式中,杜鹃认为,课后作业作为学习的重要巩固环节,必不可少。学校特意采用“三分层”设计,尽显因材施教的理念。基础层作业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层作业进一步拓展思维,拓展层作业则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教师解丽英表示,“分层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锻炼和提升,真正做到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该模式借力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也为教师提供了系统化的教学框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理念。

不仅学生、教师对该模式赞不绝口,学生家长也是一致认可。家长刘先生表示,“孩子自从进入百坡中学,学习态度有了很大转变,变得更加主动,成绩也稳步提升。”家长陈女士则说,“学校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作为家长,我非常放心。”

该模式在百坡中学“开花结果”,也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我们有着深厚的理论作为支撑,融合了建构主义与差异化教学理论。”杜鹃介绍,学校通过组织教师培训、教学研讨等活动,让教师深入理解并熟练运用这一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学校不断收集师生反馈,对模式进行优化调整,确保其符合教学实际和学生需求。

数据显示,自推行“一一六三”学习新模式以来,该校学生的综合素养优良率显著提升,除了毕业班升学率不断提高,各年级在期末监测中成绩名列全区前茅外,在各类学科竞赛、文体活动中学生也屡获佳绩。常逸馨获得2024世界机器人大赛选拔赛四川省一等奖,张胤桥、罗烨科获2024年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讲好中国科学家的故事弘扬科学精神”主题活动特等奖和二等奖,窦予阳获2024年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第三届“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师生爱国主义教育二等奖,多名学生参加眉山市第十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朗诵、篆刻大奖,参加眉山市第七届师生书画大赛现场比赛获书法奖……

该校的“一一六三”学习新模式,是我市教育创新的生动实践,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了坚实的阶梯。接下来,该校将继续深化该模式,精准优化该模式的各项细节,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让该模式惠及更多学生,书写百坡特色教育新篇章。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