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李“红”正燎原 好“韵”助振兴
——丹棱县首个自主知识产权李新品种“红韵李”诞生记
红韵李。
专家组对脆红李变异株进行田间认定。
文荣中(中)、刘敬宗(右)与果农探讨红韵李种植技术。
《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证书》。

□眉山融媒记者 罗俊涵 文/图

三月的大地,乡野间被姹紫嫣红的花朵点缀得美不胜收。而在丹棱县顺龙乡的山头,最为耀眼的是那一抹抹正在怒放的李花白。到了夏天,这些白色的花朵便生长为暗红色的李子,成为各地商贩争相收购的“香饽饽”,也是当地果农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认定编号:川认果2025006;作物种类:李;品种名称:红韵李……祖祖辈辈种李子,今年终于有了属于丹棱的新品种,这也是我们下一步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方向!”3月24日,位于丹棱县顺龙乡青云村一组的一处坡地里,当得知从自家果园中诞生的“红韵李”获得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一致认定,成为丹棱县首个自主知识产权李新品种,当地果农王玉苹喜不自胜。她小心翼翼从该县农技专家刘敬宗手中接过这张《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证书》,一字一句读了起来。

偶然发现

开启科研攻关路

众所周知,水果新品种的诞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从变异母株的发现,到单株提纯优选试验,再到各项指标的观察记录和对比,最终通过专家验收完成新品种认定……个中细节既有巧合,更是必然,是对农技专家眼力、脑力和脚力的集中考验。

“红韵李”诞生的故事还得从9年前说起。

“咦!这一株李子怎么和其他的不一样?”2016年7月,丹棱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刘敬宗,作为丹棱县脆红李种植技术大比武的初赛评委,深入顺龙乡青云村参赛果农王玉苹的果园查看果树生长状况。在此期间,一株叶片宽大、鸡爪枝多、果实色泽更红润且偏大的奇异李树引起了他的注意。

“刘专家,这株李树确实与众不同,它结的果子偏红、熟期偏早、口感纯正、味道巴适!来这儿收购脆红李的老板,每年都要以每斤高出五毛钱以上的价格购买。”果园主人王玉苹的一番言语更加引起了刘敬宗的重视,但作为经验丰富的农技专家,他深知“如果是变异株,还必须性状稳定,才有推广价值”的道理。

“前些年我从别处引进枝条无数,一个芽嫁接一株树,只有这株树才不一样。我从这株树上取下枝条,另外嫁接了几十株,结的果子一样好吃!”王玉苹这句话瞬间让刘敬宗兴奋起来,预感这个变异株有研究价值,他马上跟着王玉苹到其他嫁接的果园察看。

到了果园,刘敬宗通过仔细观察和品尝,证实了王玉苹的话,嫁接的果树和果实性状跟母株基本一致,这一发现让刘敬宗激动得差点跳了起来。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刘敬宗是丹棱县资深水稻专家,坦言对水果研究则是“门外汉”。返回单位后,他找到了老同事——已经培育多个新品种的水果专家文荣中,把在王玉苹果园中发现变异株的事情与他分享。同样对新品种十分敏感的文荣中立即决定次日就到果园看个究竟。

“这就是一个变异株,而且是典型的芽变!”次日,文荣中与刘敬宗一起,再次来到王玉苹的脆红李园,刘敬宗的猜想得到文荣中肯定。

随即,文荣中拨通了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汪志辉的手机,把发现脆红李变异株的事,详细作了介绍。

紧接着,汪志辉带着团队,与文荣中、刘敬宗一起,马不停蹄来到这片李园。品尝变异株果实后,又摘下相邻未变异株果实进行比较,随后拿出可溶性固形物测定仪进行现场测定。结果发现变异株的可溶性固形物达13.2%,而未发生变异的则只有11.0%。

随后几日,汪志辉和团队人员认真观察变异株的外部形态特征,将叶片大小、宽窄、长短,主枝与分枝的生长角度,鸡爪枝的长短、多少,以及生长位置等细节一一与相邻株进行对比。

在此基础上,汪志辉得出结论:确系脆红李变异株。

匠心淬炼

九载钻研育“红韵”

在充分地调研后,就在王玉苹的这片果园里,汪志辉教授团队、丹棱县农业农村局刘敬宗等科技人员达成共识:一起进行立项研究,用完整的科研数据充实新品种的“身份证”信息。

从2016年夏天开始,新品种研究科研团队对变异脆红李的物候期,生育时期(始花、盛花、末花、第一次生理落果、第二次生理落果等)以及不同时期果实的大小、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各种维生素、可溶性糖、抗坏血酸等指标,进行了全面对比、检测。

2017年,科研小组选取芽变枝组上的发育枝,以毛桃为砧木进行嫁接繁殖,共培育嫁接苗170株,在川农大建园,实行单株编号挂牌进行提纯优选试验,2018年开始试花挂果,2019年进入盛产期。再经过3年的观察、试验,于2021年从170株嫁接树中优选出树势健壮,果实品质好,果形大、外观美、抗性强的50株树建立了采穗圃。按新品育种相关要求,2018到2022年在丹棱县建立品比试验园,进行品比试验。同时分别在丹棱县顺龙乡青云村、官厅村、幸福村设立中试点进行多点观察。

通过长达6年的观察记载,科研组收集了该新品种的生物学性状、适应性、抗性、产量、品质等系列数据,成功得出其核心指标:与老品种脆红李相比,新品种成熟期提前10-15天,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高1.5-3.0%……

“新品种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比其他李子红,丹棱又是一个韵味十足、底蕴深厚的地方,不如就叫红韵李!”2023年7月27日,由四川省种子站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专家,深入丹棱县顺龙乡青云村,对脆红李变异株进行田间认定并一致通过,在认定过程中,新品种的名字也在讨论中诞生。

2023年12月,省农业农村厅官方网站对“红韵李”新品认定结果进行公示;2025年1月,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正式向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丹棱县农业农村局)颁发《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证书》,丹棱县首个自主知识产权李新品种就此正式诞生。

科技赋能

从一株变异到千亩燎原

“连续几年的科研,上百次的实地观察记录,其中的艰辛少有人知!”刘敬宗告诉记者,新品种什么时间开花、什么时间生理落果、什么时间转色、什么时间成熟……这些物候期需要年复一年的观察、记录,直到将新品种的生理特性、生长特点、生长规律掌握得清清楚楚才能视为一个完整和合格的新品种培育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的不只是科研的技能,更需要日复一日重复工作的那股定力。

“前些年王玉苹果园的道路非常烂、非常窄,每次下乡单边就要颠簸一个小时,而且一到下雨天就要走泥巴路,还有滑坡等各种隐患风险。2023年7月下旬的一天,我们还在这里‘战天斗地’了一番,现在想起来还有些后怕!”3月24日上午,在去王玉苹果园的途中一处狭窄道路上,文荣中特意停下了车回忆起一件往事。

据文荣中回忆,由于前一日晚上丹棱县普降暴雨,导致顺龙乡的各处山间瞬间产生地表径流,大量泥沙、石头、杂草甚至树干被冲到本就破败和狭窄的水泥路面。由于彼时新品种已经进入转色期,必须定时取样,以便观察其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过程。因此,来不及考虑安全隐患他们还是踏上了去果园的道路。

“在排除万难即将到达果园位置时,前方道路横躺着一株碗口粗的大树,路面上哗哗地流着山洪,天空还在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真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面对“拦路虎”,文荣中、刘敬宗加上司机三人赤膊上阵,准备利用地势差将倒树推下悬崖。就在他们费力地将大树推向悬崖的瞬间,缠绕的树枝险些带着三人跌入悬崖。事后,三人的头上早已被淋湿,手上满是树枝割伤留下的血迹,鞋上沾满了黄泥,三人将手贴在水泥路上,任由山上流下来的洪水冲洗,再扯来路边的野草清理鞋上的黄泥,一番整理,他们狼狈不堪继续上路……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好品种大家会口口相传、争相种植。看着果农们种植的红韵李,能高于市场价得到商家和消费者的接纳,我们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刘敬宗告诉记者,从发现变异株到新品种培育的几年间,红韵李已经从王玉苹果园的一株不起眼的变异株走出了顺龙的大山,发展成上千亩的李园,星星之火大有燎原之势。

李“红”正燎原,好“韵”助振兴!假以时日,那一抹抹李花白、一串串红韵红、一股股桃李香,必然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坚强力量。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