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凤英 眉山融媒记者 王琴 陈文君 文/图 3月24日,阳光明媚,春意盎然,眉师附小五年级近500名学生满怀期待,开启了一场以“传承非遗文化,探寻自然奥秘”为主题的春日研学之旅。此次研学活动分批次进行,同学们先后走进东坡文创园和四川老坛子食品有限公司,在实践中拓宽视野,在探索中增长见识。 清晨,第一批学生踏入东坡文创园,烂漫的樱花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微风拂过,花瓣如雪般纷纷飘落,同学们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梦幻的粉色世界。“哇,这些樱花太漂亮了!”学生戴天乐兴奋地喊道,眼中满是惊喜与赞叹,“以前只在书上读过描写樱花的诗句,今天亲眼看到,才真正感受到了那种震撼人心的美。” 随后,同学们进入防灾减灾教育体验馆,馆内各式各样的互动装置让大家好奇不已。这些装置有序排列,通过直观且趣味十足的方式,将火灾、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原理和危害生动地展示出来。在参观体验中,同学们通过一个又一个互动体验,深刻认识到防灾减灾的重要性,收获满满。 “以前只是在书本和电视上了解防震减灾方面的知识,这次亲身感受,才知道灾害有多可怕。以后我一定要多学习防灾减灾知识,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一位同学表示。 体验结束后,同学们来到城市生存计划小课堂。在这里,他们迎来了一场有趣的挑战——制作风力风向标。课堂上,老师详细讲解着风力风向的知识,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眼神中充满对知识的渴望。讲解结束,大家迫不及待地动手制作,裁剪、组装、调试,每一个步骤都做得认真细致。不一会儿,一个个精巧的风力风向标便在同学们手中诞生。他们兴奋地拿着自己的作品来到户外,观察风向标在风中的转动,感受着科学的奇妙与乐趣。 “这次活动十分有意义,东坡文创园将东坡文化与烂漫樱花结合,十分独特。”学校带队老师刘颖表示,现场烂漫春景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自然之美,也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东坡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对于学生而言,樱花是美的启蒙,而东坡文化则是精神的滋养。在这里,美育与文化教育巧妙融合,是绝佳的课外课堂。 走进四川老坛子食品有限公司,一踏入基地,浓郁醇厚的泡菜香味扑鼻而来。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首先参观了传统豆瓣晾晒场。近1200平方米的晾晒场上,摆满了密密麻麻的酱缸,在阳光的照耀下,缸内的豆瓣闪烁着诱人的光泽。“原来豆瓣是这样晒出来的,好壮观!”同学们纷纷发出惊叹。 接着,大家走进非遗地坛发酵场和古法发酵场。巨型泡菜坛子整齐排列,场面十分震撼。工作人员耐心地为同学们讲解泡菜的发酵过程和历史文化,从古人制作泡菜的智慧,到如今泡菜在中华饮食文化、民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并不时提出问题,与工作人员互动交流。 同学们不仅参观了老坛子的各个区域,还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亲身体验泡菜制作过程,加深了对眉山泡菜文化的认识和感悟,增强了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倪艺星在制作完成后,开心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以前只知道泡菜好吃,没想到制作泡菜还有这么多讲究。通过这次亲手制作,我对家乡的泡菜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感觉特别自豪。我回家一定要让爸爸妈妈尝尝我做的泡菜,这可是我今天学到的新本领!” “我们今天参观了充满文化底蕴的东坡文创园,深入学习了东坡泡菜知识,还体验了好多有意思的活动,像感受风的力量等等。”学生周诗桐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感受,“我们也深刻懂得了,一定要爱护周围的环境,用心呵护美丽的家园。” 此次研学活动,是眉师附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生动实践。在东坡文创园,他们探秘自然灾害,学习科学知识,感受自然与文化之美;在四川老坛子食品有限公司,他们了解东坡泡菜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亲手制作泡菜,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研学旅行,更是一次知识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是一次文化与精神的传承之旅,为学生们的成长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同学们在探索中既领略了自然与文化之美,又掌握了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这段宝贵的经历,必将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增添一段难以忘怀、熠熠生辉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