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天府新区的中国西部卫星产业园一期已建成投用,该项目入选全省商业航天及卫星网络产业新赛道。
四川金星清洁能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氢能装备产业园项目正在高效推进,将打造成为全国规模领先的研发、检测、制造、应用一体化氢能产业示范基地。
熙泰高分辨率显示器及模组项目正按计划推进,将进一步提升眉山天府新区(以下简称新区)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竞争力……
一系列项目的落地,离不开新区优质的营商环境。一个地方的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营商环境的“温度”,决定项目建设的“进度”,更直接关系经济发展的“速度”。
近年来,新区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聚焦经营主体关切问题,围绕创建更加优质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要素环境、开放环境、创新环境,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提升经营主体满意度。
一个个新政密集出台,一条条新规持续发力,一项项新举措落地见效,不断厚植企业成长“沃土”,既展示了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也让企业和企业家获得了安全感和稳定感,有效激发了企业的发展活力。
□眉山融媒记者 熊莉 文/图
更贴心
从“政府端菜”到“企业点单”
企业是市场活动中最敏锐的群体,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营商环境怎么优化,企业家应有参与权。
“从上门调查到上报审批仅用5天,政府和银行的快速响应和高效服务真正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位于新区青龙街道的星源特种涂料负责人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
这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因银行政策调整遭遇续贷危机时,新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专班联动辖区银行快速响应,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实现高效纾困。工作专班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捕获预警信息后,立即启动融资协调绿色通道,联合金融机构量身定制解决方案,最终在5日内完成全流程审批。
从“企业跑腿”到“数据跑路”,是新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
近日,四川天府新区眉山行政审批局基于DeepSeek大模型技术打造的AI数智人正式上线运行,成功推动政务服务与前沿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以“AI+政务”新模式开启智慧服务“一键加速”时代。
接入DeepSeek大模型后,新区政务服务体系全面升级,办事群众可通过语音交互、材料智能核验、情景化问答等功能,享受“一键预审-AI纠错-极速出件”的全链条智能审批服务,高频事项办理时效提升60%以上。
“接下来,我们将建立政务知识动态更新机制,运用大模型自动抓取、解析最新政策文件,实现‘政策发布即入库,企业需求秒匹配’,全力打造全省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标杆,为优化营商环境和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注入新动能。”新区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推深做实政企交流活动机制,每年聘请10名来自不同领域的营商环境监察员,常态化开展政企沟通恳谈,把“用户思维、客户体验”融入服务企业全链条,针对辖区重点行业和领域,召开座谈会,面对面倾听企业家意见建议。
开展“进企业、察实情、听意见、解难题”活动,深入现场问情况、问计划、问困难、问线索、问建议,及时梳理企业困难诉求,全力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从企业视角出发,新区将经营主体视为用户的服务理念,为营商环境的优化装上了精准导航,通过一场场座谈会、一次次上门服务,实现了从“政府端菜”到“企业点单”的转变,确保营商环境改革始终围绕企业真实需求展开。
更暖心
为“自己人”办“自家事”
机器轰鸣、开足马力,车间生产“忙”起来;智能升级、绿色转型,科创激发“进”的动能;赶订单、拓业务、拉客户,积极参与全球竞争……放眼新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以“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在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开创新局。
如此热火朝天的拼搏画卷,与新区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分不开。
让民营经济发展得更好,需要以“软环境”筑牢发展的“硬支撑”。
1月6日,天府新区眉山党工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2月6日,眉山天府新区2025年招商引资工作专题会议召开;2月14日,眉山天府新区“实干实绩比拼年”动员暨2025年经济工作推进会议召开……
今年一季度,新区通过一场场会议,释放激活经济的信号,出台鼓舞士气的利好政策,为民营企业送上了“开门大礼包”,在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强化惠企助企服务、加强企业法治保障、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等方面拿出实招硬招,从更高维度、更广角度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持续擦亮新区营商环境品牌,为民营经济发展再添动力。
“当作自己人”,也意味着“要办自家事”,当民营企业遇到困难时,政府部门理应靠前服务。
近年来,新区立足企业、群众视角,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实施集成式政务服务改革试点,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强化数据共享,推动新一批“一件事”落地落实;全面梳理企业、个人和项目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事项清单,围绕“1+2”主导产业和“1+4”未来产业需求,创新提升企业迁移登记、数据填报、水电气网报装等“一件事”服务质效;完善惠企政策“一站式”服务,常态化宣传惠企政策,提高惠企政策知晓率,动态更新惠企政策清单,实现政策解答、申报受理、进度查询“一站式”办理;建立12345涉企诉求快速响应机制,构建企业诉求收集、交办、督办、回访闭环机制,实现涉企问题只反映一次、只交办一次、一次办结。
这些举措不仅是新区各部门为企业“减负”的郑重承诺,更是政府服务效能持续深化的体现,让企业家们吃下了“定心丸”,坚定了创新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更安心
以“法治之盾”护航企业发展
随着成眉同城化发展的不断深化,一系列重大历史机遇在新区交汇叠加,蕴含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困难挑战也随之而来。在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工作中,政企立场不同,信息不对称,双方诉求也并不一致,在签约及履约方面存在一系列商业及法律风险在所难免。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可以说,良好的法治环境是企业长远发展最好的“定心丸”。
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新区持续优化“亲商助企”服务模式,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规范部门监管执法行为,加强部门联动,逐步完善法治政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全程参与重大项目招商协议的谈判和签订,从法律角度保障项目的招引和落地,让投资新区的项目、企业安全感十足。
“能放手去竞逐赛道,抢占市场,新区给予了我们莫大的支持。”位于新区视高街道的四川天府江东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新区法治“智囊团”的帮助下,企业才能在风云角逐的市场中未雨绸缪,规避风险,降低成本。
聚焦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重点人群,新区开通企业法律诉求服务“直通车”,通过“问需于企,问计于企”,推出“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法治宣传培训、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为困难职工提供法律援助”等五大法律服务项目。
同时,深入开展民商事法律风险排摸,着重针对商业合同签订、债权债务处置、知识产权保护、劳动用工等风险隐患多发领域,不断完善“一站式”“全流程”“定单制”的涉企法治体检方案,帮助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健全经营管理制度,防范法律风险,促进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维权。
“我们尽可能减少对企业的打扰,让企业安心搞生产。”新区司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新区统筹涉企行政检查“综合查一次”工作,按照事前申报、集中统筹的方式,将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的不同行政执法部门,在不同时间针对同一检查对象的多项行政检查统筹为同一时间开展,实现“一处发起、三级联动”“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切实减少对企业合法合规经营活动的干扰,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和社会发展环境。
据悉,自“综合查一次”工作开展以来,新区在1月至3月期间的检查频次分别较原计划降低了6.9%、2.7%和8.7%。这一举措有效减少了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企业满意度也因此显著提升。
良法善治,大大增强了广大企业家的信心。接下来,新区还将继续加快建设与地方产业布局相匹配、产业体系相融合、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服务体系,努力打造更加稳定、更加公平、更加透明、更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使其成为招商引资的最亮品牌、投资兴业的最大底气和社会发展的最强引擎,为奋力建设现代化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