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凤英 眉山融媒记者 王琴 陈文君 周坤 文/图 3月18日至19日,春风轻拂,在这充满希望与生机的时节,仁寿县文同实验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们,怀揣着对知识和未知的好奇,分批次先后踏入三苏祠和东坡文创园,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春季研学之旅。 此次研学活动以“急救技能利己身 家风家训策我行”为主题,旨在通过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与实用技能学习,让学生在领略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掌握关键的生活技能,传承优良的家风家训,实现知识与品德的双重成长。 三苏祠,这座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的古建筑群,静静地伫立在眉山城市的一隅,用斑驳的红墙、参天的古木和摇曳的翠竹,诉说着苏氏三父子那波澜壮阔的传奇故事。走进三苏祠,该校两个年级的学生如一群好奇的小蜜蜂,漫步在三苏祠的各个展厅,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他们凝神细听着苏洵、苏轼、苏辙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时而驻足凝视,时而轻声交流,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苏东坡的乐观豁达,对我以后的学习非常有帮助。他一生坎坷,却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这种精神激励着我在面对困难时不能轻易放弃。”该校四年级三班学生胡戈娅分享自己的感悟。 参观结束后,一场庄严肃穆的祭奠仪式在三苏祠内缓缓启幕。学生们身着汉服,整齐排列。伴随着舒缓而庄重的古乐,学生们齐声朗诵三苏的经典诗词。稚嫩而清脆的童声,在祠宇间悠悠回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气势磅礴的词句,被学生们以别样的纯真演绎出来,仿佛穿越千年时光,与三苏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该校四年级学生刘睿林激动地说:“我觉得今天特别有仪式感,祭拜仪式仿佛跟苏东坡进行了对话。他的诗词和精神一直感染着我,这次近距离感受,让我对他有了更深的认识。” 走出三苏祠,学生们来到了充满现代气息的东坡文创园。园区坐落于眉山岷东新区,融合了游憩休闲、文化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是综合性的研学基地,也是眉山市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此时,园内部分樱花已开,与古雅的三苏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却又相得益彰。在这里,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完美结合,学生们既看到了以东坡文化为主题的各类文创产品,又现场制作了风力风向标,感受到了东坡文化的多元魅力,也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创新传承的思考。 踏入东坡文创园,热闹与活力扑面而来。不远处的草坪上,几株樱花树正值花期,微风轻拂,花瓣如雪般簌簌飘落,美不胜收。学生们不时驻足,抬手接住飘落的花瓣,嬉笑间满是春日的喜悦。一旁,制作风力风向标的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大家围坐在一起,专注地拼接零件,彩纸在指尖翻飞,不一会儿,一个个精巧的风向标便初见雏形。当微风拂过,风向标欢快转动,学生们的欢呼声随之响起。 据主办方智衡研学相关负责人介绍,整个研学活动为期两天,让学生们在这个春天里,不仅欣赏到了自然的美景,更收获了知识与成长。他们在三苏祠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东坡文创园领略文化创新的魅力,在急救培训中学会了关爱生命,在家风家训的分享中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此次研学活动,就像是一颗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巧妙地将传统文化、急救技能和品德教育融入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颗种子将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让学生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心怀文化自信,掌握实用技能,传承良好家风品德,绽放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