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丹棱县 以工代赈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丹棱县顺龙乡2025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建设现场。
丹棱县仁美镇2025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建设现场。

□眉山融媒记者 罗俊涵 文/图

近年来,丹棱县以以工代赈项目为载体,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帮助群众就业增收的同时,更为项目实施地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以工代赈项目已经成为该县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2月下旬,连续的春日暖阳让各类植被迅速复苏,各处村庄也被相继盛开的花朵点缀得格外美丽。在活力满满的村庄里,一处处以工代赈项目也热火朝天建设起来。

“每天从早上七点半干到晚上八、九点,我们不但能在家门口务工挣钱,还能为村组的建设和发展出力,想到这些大伙浑身都是劲!”2月26日下午,位于丹棱县仁美镇金藏村4组的一处以工代赈建设点位上,李华国、吴之云等30多名当地群众正忙着拓宽村上的产业道路。两辆三轮车将混凝土从远处运来后,大伙迅速将其摊铺均匀并抹平。每天,他们要浇筑水泥路面近百米。

据金藏村党委书记尤应均介绍,该村是丹棱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水果种植重地。随着丹棱县“天府粮仓”示范片的深入建设,该村10.5公里的泥泞道路却成为农资下田、农田管理和农产品收获的一大瓶颈。经过积极申报,成功争取到丹棱县仁美镇2025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下达中央预算内资金500万元,该村10.5公里新建产业道路得以实施。项目建成后,将覆盖该村3000亩果园和1500亩高标准农田。届时,金藏村将步入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像李华国这样拥有泥工、木工等相关技能的群众每天能获得300余元报酬,整个项目让他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三、四万元收益。据介绍,该项目预计于今年9月建成投用,项目建设过程中预计吸纳当地务工群众183人,预计发放劳务报酬177.44万元。

以工代赈项目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金藏村这样的平坝地区,对于山区群众来说更是弥足珍贵。

丹棱县顺龙乡青云村5组,是与成都市蒲江县、雅安市名山区交界之地。在一处海拔1000余米的山头上,三市三县的界石清晰可见。从山底到山顶,仅有一条2米宽的破损水泥路,这样的基础设施条件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活和生产。

“今年10月份这样的情况就会彻底扭转!”青云村党总支副书记陈炜所说的就是正在实施的丹棱县顺龙乡2025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30万元,将改建产业道路7.7公里,将路面加宽为4.5米,并增设相关配套设施。

在项目的ABC三个建设现场,上百名当地群众手持工具进行边坡修整和加固、水泥路面铺设等工作,挖掘机、运载车等机具忙着平整路基和调整线型,现场一片忙碌景象。

据介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预计吸纳务工群众141人,预计发放劳务报酬140.92万元,其中拟吸纳脱贫户、易地搬迁户等农村低收入群体86人参与建设,计划发放劳务报酬38万元。

据陈炜介绍,新改建的7.7公里道路将覆盖全村1800亩的茶叶、李子和柑橘,群众再也不用为行路难和运输难发愁。同时,有了宽敞道路的加持,依托青云村优美的自然环境,该村还将打造徒步旅游节点,吸引人气,为乡村振兴发展助力。

据了解,不仅群众对在建的以工代赈项目充满了期许,多年来已经建成的项目也持续为当地群众“造血”。

“以前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茶叶、李子运不出,农药、化肥运不进,现在好了,5米宽的新路可以敞开跑!”连日来,丹棱县张场镇廖店村高山绿茶进入采摘期,该村6组茶农陈远明起早贪黑忙碌在自家4亩多的茶园里,每天数百元收益让一家人干劲十足。从茶园到茶市,2024年底建成的一条长4.2公里、宽5米的产业道路,成为陈远明这样的茶农名副其实的“奔康大道”。

廖店村党总支副书记刘斌介绍,这条产业道路是丹棱县2024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总投资550万元,建成后覆盖全村3个组、200余户村民,串联起全村1000余亩茶园和李子园,是村里重要的产业发展和群众出行“大动脉”。

廖店村只是一个缩影。据统计,2020年以来,丹棱县累计实施以工代赈项目12个,争取上级资金4700余万元,组织群众参与务工1700余人,发放劳务报酬1050余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坚持‘项目实施为民、项目建设惠民’的导向,紧抓群众务工、劳务报酬发放,不断压实监管责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丹棱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