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全国人大代表李雪平 以担当为笔 绘城乡融合新篇
李雪平(左二)到田间地头了解产业发展情况。

□眉山融媒记者 彭林 文/图

“人大代表不仅要‘代’民发声,更要‘带’民实干。”近日,在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村委会办公室,李雪平一边在电脑前完善建议,一边向记者分享他对人大代表职责的深刻理解。身为全国人大代表,同时也是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的李雪平,始终将村民的期盼和乡村的发展扛在肩头。

过去的2024年,对永丰村来说,是充满变革与希望的一年。李雪平以“五美乡村”精品村建设为蓝图,吹响了发展的号角。他穿梭在村里的每一处角落,召集村民,动员大家参与到升级改造高标准农田生产道路、村组道路的工程中。那段日子,村里热闹非凡,机器的轰鸣声、村民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

在李雪平的带领下,永丰村开启了一场华丽的蜕变,逐步向有队伍、有阵地、有机制、有资源、有产业、有市场“六有”村转变。到了年底,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摆在了大家面前:粮食总产量超4600吨,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益116万元,这样的成绩让每一位村民都喜笑颜开。

说起去年的调研经历,李雪平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直言4月的浙江之行收获颇丰。在“千万工程”发源地,他亲眼目睹了生态红利重塑乡村的奇迹。走进湖州市安吉县,那里的绿水青山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创新的思维和发展路径让他深受触动。回到永丰村后,李雪平更加坚定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决心,他深知,这不仅是宏观层面的战略布局,更是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关键所在。

城乡融合发展,产业融合是重要一环。眉山作为柑橘种植大市,去年柑橘产量达180万吨,但大多数柑橘种植乡镇仍以鲜果售卖为主,精深加工程度不足,导致产业附加值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李雪平深入调研,走访了众多种植户和相关企业。他发现,当地缺乏大型的柑橘加工企业,加工技术和设备也相对落后。于是,他提出建议,围绕水果、预制菜、泡菜等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引导符合环保安全要求的食品加工、生物制品等适农工业项目向中心镇、重点镇和中心村延伸布局,打造“食品+”“中药+”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共同体。

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李雪平同样不遗余力。过去一年,他累计收集群众建议和意见41项,推动36项问题落地解决。从家庭纠纷调解到施工改造督办,从经济救助帮扶到设备故障排查,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村民身边,努力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工作,成为了他建言献策的坚实底气。

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李雪平针对乡村医生“招不来、留不住”的痛点,提出关于“发展壮大乡村医疗卫生队伍,提高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质量”的建议,得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的重视并逐步落实到位。

随着永丰村朝着“城乡融合典范”大步迈进,李雪平并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他深入眉山市多个镇村调研,发现了更多制约乡村发展的矛盾与薄弱环节。眉山柑橘产业仍深陷鲜果低价竞争的泥沼,农村人才流失严重,部分区县面临专业技术型人才、高素质农业人才匮乏的困境。

面对这些问题,李雪平将永丰村的发展经验与调研思考深度融合,提出了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助力眉山各地乡村振兴的三大措施。在产业上,推动预制菜、泡菜、调味品等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挖掘乡土特色品牌,发展“园区+”经济、组团经济和小院经济;在要素上,赋予返乡下乡就业创业“新村民”相关权利,打通土地、资金、人才流动的“双向通道”;在基础设施上,补齐薄弱环节并适度升级新型基础设施,如升级冷链物流和智慧农业设施、增加新能源充电桩等。

今年全国两会,李雪平计划就推动产业融合共兴、要素融合改革以及基础设施升级等方面提出建议。他希望通过推动农业与乡村旅游、电商相结合,鼓励村民参与农家乐、研学游等旅游服务,并利用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方式提升农产品知名度与影响力。

走出村委会办公室,夕阳的余晖洒在永丰村的田野上,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李雪平望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心中满是憧憬。他深知,人大代表的使命光荣而艰巨,自己肩负着村民们的期盼,承载着乡村振兴的使命。他将继续倾听民声,把田间地头的呼声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建议;继续担当作为,从永丰村出发,为城乡融合发展“破局”,让更多的“堵点”变成发展的“亮点”,书写属于永丰村、属于广大乡村的美好未来。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