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眉山融媒记者 罗俊涵)2月21日,记者从丹棱县获悉,近年来,该县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网格不精细、机制不健全、行动不到位等问题,坚持建强治理网络、完善体系机制、推动矛盾化解,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建强治理网络。丹棱县坚持将党组织的触角延伸至基层各个角落,构建“乡镇党委+村组党支部+网格党小组”的严密组织网络,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建议实行党员领办、限时销号制度,有效解决饮水、道路照明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0余个;坚持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按照“农村乡镇的网格原则上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全科网络”,将该县划分为村级大网格和服务小网格,充分发挥“党建+网格治理”乘数效应;通过整合、优化网格员人才队伍,严格落实“专职网格员+网格协管员”管理制度,配备专职网格员、小网格员,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推动基层治理工作力量实现全覆盖。 完善体系机制。丹棱县以县城“老党员唯民调解工作室”为主阵地,积极协调5个乡镇设立服务点,引导村(社区)和小区建立流动工作站,着力构建“1+5+N”工作体系,以党员力量赋能基层治理;设立“社区提案日”,完善“居民开单-小区接单-多级联办-居民评单”提案闭环处理机制,坚持精准走访收集、层层把关筛选、督促跟进办结;联合村“两委”、村民等多方主体,建立“村干部+村代表+村民+责任方”四方议事制度,组织召开“有事来协商”“坝坝会”等民主协商会200余场次,助力邻里关系和谐发展。 推动矛盾化解。丹棱县组织村“两委”干部成立走访工作队,开展全覆盖摸排走访行动,重点关注村民婚姻家庭、债务纠纷、邻里关系等情况,及时收集苗头性、倾向性线索,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不留死角;实施“矛盾纠纷清零”行动,优选人民调解员、“党员法律明白人”,与乡镇党员干部、网格员等一同组建党员调解先锋队,及时化解矛盾纠纷300余个,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开展“回访暖心”活动,通过电话、微信、入户走访等形式,对调解完毕的矛盾纠纷双方当事人跟踪回访,有效解决“案结怨未除”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