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眉山市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25年1月6日至8日在眉山举行。 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和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在中共眉山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体与会同志共同努力,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是一次高举旗帜、团结奋进、真抓实干、凝心聚力的大会。 会议期间,中共眉山市委书记黄河,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王斌达等市领导出席会议,与委员们共谋改革良策、共商发展大计,充分体现了对政协事业的高度重视。黄河书记在开幕大会和联组会上的讲话,全面总结了一年来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推动习近平总书记交办的“三件大事”落地落实、经济发展跃升、工业经济格局重塑、民生福祉改善、安全稳定巩固等五个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深入分析了当前眉山高质量发展利好因素多、经济工作任务重、后发追赶压力大等机遇与挑战。进一步明确了经济总量迈过2000亿元的奋斗目标,阐明了市委“抓项目、强工业、拓消费”的总体思路,对深入实施“八大攻坚”行动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科学部署。同时,充分肯定全市政协各级组织和广大委员作出的重要贡献,对全市政协提出了在突出政治引领、服务中心大局、增进民生福祉、完善协商机制、加强自身建设上努力“拼创干”的明确要求。 会议审议批准了黄剑东同志代表政协第五届眉山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和梅斌同志所作的提案工作情况报告,通过了市政协五届六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会议选举邹成双等3名同志为政协第五届眉山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议听取并讨论王斌达同志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听取并讨论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表示赞同并提出意见建议。全体委员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真审议、讨论各项报告,通过大会发言、联组讨论、分组讨论、提交提案等方式,深入协商议政,积极建言献策,广泛凝聚共识,展现了新时代政协委员的担当作为。 会议认为,2024年,在省政协的大力指导和中共眉山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协及其常委会团结带领全体委员,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耳提面命的“三件大事”,紧紧围绕“三市一城”建设履职尽责,奋力推动眉山政协工作稳居全省政协第一方阵。一年来,市政协及其常委会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不移强党建重学习,牢牢把握政协事业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不懈谋实事助发展,紧扣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协商议政,积极建言中试转化,助推“制造强市”。围绕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建设持续建言献策,为城乡融合献计出力,助推品质立市。紧扣“进城入圈”广泛协商建言,助推开放兴市。深入推进“同心共建现代化眉山”专项行动,擦亮“传承发展三苏文化”特色履职品牌,持续加强“有事来协商·眉好商量”品牌打造。扎实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听民意解民忧,务实有效惠民生暖民心。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广泛凝心聚力,政协服务中心大局贡献率不断提升,为眉山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会议要求,2025年市政协及其常委会要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确保政协工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四川省政协成立70周年大会精神和市委决策部署,锚定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团结奋斗。要紧扣“三市一城”建设,围绕“实干实绩比拼年”,在“拼创干”上下功夫,全力助推“八大攻坚”行动。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精准履职为导向,把服务中心大局做得更优。要紧扣“制造强市”,围绕打造成渝地区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和西部中试转化基地,聚焦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献计出力,深入开展“同心共建现代化眉山”专项行动,为“抓高质量项目、增有效投资”多做贡献。要紧扣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持续建言献策,全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要不断擦亮“传承发展三苏文化”特色履职品牌,扩大东坡和眉山影响力、美誉度,全力助推“两城两地”建设。要围绕群众关切,深化“有事来协商”工作和委员工作室建设,用心用情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要以强烈的主责意识,从严从实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充分发挥政协优势,为眉山高质量发展交出更加精彩的政协答卷。 会议号召,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中共眉山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用激情点燃事业、用担当托举事业、用作为成就事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建设现代化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