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中共、驻眉部队、无党派人士界别委员组
用激情点燃事业用担当托举事业用作为成就事业 奋力推动眉山现代化建设再创新佳绩再上新台阶
大会现场。眉山融媒记者 雷同 摄

1月7日,政协第五届眉山市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各委员小组会议召开。中共、驻眉部队、无党派人士界别委员组,经济、工商联界别委员组,农业、科学技术、科协界别委员组,教育、体育、医药卫生界别委员组,中共、民盟、民建、民进、九三学社、总工会、妇联界别委员组,社会科学、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共青团、青联界别委员组,侨台联、少数民族、宗教、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委员组,特邀人士界别委员组等8个委员组,学习讨论市委书记黄河在开幕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审议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情况报告,协商讨论市政府工作报告等。

——政协第五届眉山市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分组讨论侧记

以创新为驱动 助力眉山现代化建设

在委员小组会议上,来自中共、驻眉部队、无党派人士界别的委员们踊跃发言。大家结合工作实际,聚焦制造强市、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领域建言献策。

“校企合作有利于将科技、人才、创新供给方和需求方有机结合,打通校企合作的痛点和堵点,让更多优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应用,对眉山制造强市具有重要意义。”在彭冲委员看来,应加快校企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他建议,从进一步完善政策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关注成果价值及再创新,优化高校人才评价体系等方面发力,推动校企合作向更深入的方向发展。唐本清委员建议,设立专项基金或融资担保平台以及采取国有公司现金参股等方式,为经过中试成功的优质科技创新项目在实现成果转化过程中提供资金支持。

我市自2021年开始发展卫星产业,目前已培育全国第四大卫星数据服务商—环天智慧公司,完成“环天星座”10颗卫星组网,牵头组建全国规模最大的“商业卫星星座联盟”。张伟委员建议,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加强市、县(区)联动和紧密衔接,提升眉山建设大型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的基础条件,加快推进“中国西部卫星产业园”等建设,加快完善卫星数据服务设施体系,加强项目招引和服务,进一步构建全产业链体系。

农村物流是城乡间的重要纽带,是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罗佳委员说,近年来,全市物流体系不断完善,但作为物流降本增效重要手段之一的“同仓共配”模式仍存在问题,农村“快递进不来、农产品出不去”现象没得到根本解决。她建议,从规划建设县级快递物流园区、优化布局村级物流网点、建立共配系统下的利益分配模式、完善政策支撑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乡村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

眉山融媒记者 罗思源

经济、工商联界别委员组

把握机遇乘势而上 做大做强产业链

在分组讨论中,经济、工商联界别的委员们结合工作实际,围绕招商引资、营商环境、新能源产业发展等内容,积极建言献策。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质效,朱婷婷委员认为,随着《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出台,传统招商向资本招商拓展成为必然趋势。资本招商凭借其灵活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将成为吸引高质量项目落户的关键手段。她建议,建立招商部门与产业基金的招投合作机制,发挥政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促进重大项目落地。同时,加强招商部门与产业基金管理团队的协同配合,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探索设立专项招商基金,聚焦“1+3”主导产业,精准投资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

“物流贯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是现代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的关键所在。”针对我市物流降本增效工作,刘晋秀委员建议,大力提升物流与产业发展的适配性,助力企业降本提质增效。通过夯实交通物流基础能力,积极融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动连接国家物流枢纽节点;做强眉山国际铁路港,持续开辟外向通道,开行国际班列。同时,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优化,减少中转环节,发展多式联运。此外,应促进物流与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大宗物资运输服务保障能力。

李梁委员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此,建议积极推广新能源使用、促进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并引导当地企业通过推进绿色工厂认证、打造绿色产品等,积极参与碳控制和减碳行动。“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眉山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还能提升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吸引更多关注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和投资者。”李梁说。

眉山融媒记者 余毅

农业、科学技术、科协界别委员组

以改革为动力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委员小组会议中,农业、科学技术、科协界别的委员们认真审议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情况报告,围绕市政府工作报告等开展协商讨论。“科技体制改革”“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大家讨论的热词。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发展的新引擎,那么科技体制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陈长生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今年重点抓好的八个方面工作中,抓科技创新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应不断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以科技创新驱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于陈长生委员的建议,王敏委员表示赞同。他认为,对于科技创新,眉山有部署有机遇,“建议从促进创新资源与产业资源有效衔接和优化组合出发,生成核心技术力量,不断改变产业技术水平、组织方式、管理模式等,打牢产业创新的地基。”

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试基地是帮助科技成果从试验场走向应用场的关键一环。长期从事企业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的周君委员提到,应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强化中试转化全链条支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构建‘1+N’中试体系,打造西部中试转化基地。我十分期待更多中试基地和平台在眉山落地,让更多科技成果在眉山转化。”

同样关注科技创新,“80后”新农人向峰委员将目光投向农业领域。“一年三熟栽培技术、十字花科蔬菜无土育苗技术、农副产品富硒技术……科技,成为我们合作社发展的特色招牌。”向峰建议,从改良土壤、优选品种等方面出发,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粮食果蔬品质、打造好特色品牌,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热烈的讨论中,话筒像接力棒一样在委员间传递,大家表示,要继续担当作为,围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建务实之言、献管用之策,助力“科技之花”在眉山结出累累硕果。

眉山融媒首席记者 李幸

教育、体育、医药卫生界别委员组

提升教育医疗水平 更好服务品质立市

在教育、体育、医药卫生界别委员组的讨论现场,委员们围绕青少年教育、多元化医疗服务等领域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为增进民生福祉贡献智慧和力量。

青少年教育问题是当前教体系统的关键着力点。在青少年教育问题上,吴雅锌委员认为,当前学生手机使用成瘾现象较为突出,手机管控亟待加强。她提到,直播带货等网络内容充斥在青少年的手机中,对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严重影响,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三观刻不容缓。同时,她认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刻不容缓。“现今学生心理问题逐渐呈现向低龄段蔓延的趋势,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在校园中屡见不鲜,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吴雅锌说,亟需构建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到心理咨询服务等多个环节协同发力,为学生筑牢心理防线。

除了教育方面的建议,医药卫生领域的探讨热烈展开。“医保基金的规范使用与合理管控至关重要,当务之急是加强政策培训,让收费标准清晰明确,有章可循。”汤学全委员说。在讨论中,他着重提及个性化与高端化的特需服务,倡导在保障医保基金合理利用的基础上,推动医疗服务多元化发展,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对于多元化的医疗服务,汪傲委员深表赞同,她说:“医疗服务不应仅局限于基础层面,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差异化服务,以妇女儿童为例,医院可以提供一体化产房服务、分娩阵痛服务等差异化服务,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品质,更好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就医诉求,进一步增强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分组讨论中,委员们深入探讨教育、医疗等民生关键领域问题,大家表示,希望能为后续推动相关领域改革发展提供有益思路,更为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带来积极变化,助力民生事业迈上新台阶。

眉山融媒记者 王琴

中共、民盟、民建、民进、九三学社、总工会、妇联界别委员组

提升产业发展质效 增强群众获得感

在委员小组会议上,来自中共、民盟、民建、民进、九三学社、总工会、妇联界别的委员们结合工作实际,重点聚焦产业、行业发展,务实建言献策。

针对文旅产业发展模式传统、创新不足等问题,鲜友玲委员提出,应加大对文旅科技研发的投入,鼓励应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既懂文化又懂科技的专业人才;鼓励企业挖掘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文创产品;利用新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眉山文旅融合成果。

刘济委员提出,为稳步推进民办幼儿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建议加大政策约束和行政监管力度,在尊重民办幼儿园办学自主权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行业资质的准入审核和定期评审,加强办学全程跟踪问效,避免恶意闭园等行业乱象。”

农业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就拿葡萄产业来说,必须通过品种升级和设施升级,来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影响。目前,长期投资的不确定性以及未来政策走向不明确,使得大家不敢投。”杨志明委员说,建议拿出更有力有效的举措,稳定农户们的心,鼓励农户对设施设备进行更新换代。

青神竹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张地方文化名片。针对竹编产业发展,陈岚委员说,“竹编作为文化产品,在如今的产业化发展中,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想要把产业做优做强,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政府部门应当制定相应政策、鼓励良性竞争,支持竹编产业持续性发展,把竹编产业做大做强,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眉山融媒见习记者 耿楠

社会科学、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共青团、青联界别委员组

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助推文化强市建设

在分组讨论中,委员们结合工作实际,重点聚焦传承弘扬三苏文化东坡文化、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文化遗产保护等内容,就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关系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和文化发展成果的共享程度。“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关系到我市‘品质立市’成效,关系到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刘戈委员通过广泛调研,认为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已势在必行。他提出,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提高性、精品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规划、重点引导,明确民间资本投资方向;营造环境、加强服务,提高民间资本投资效率。

三苏文化东坡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不仅有千年文脉的赓续,良好家风家教的涵养,更有治国理政的智慧。

王国平委员提出将“东坡步道·大家之路”打造成全国开放式三苏家风家教基地的建议。“具体可由三个目标构成:打造成国省三苏家风家教干部教育基地,打造成青少年东坡文化户外研学基地,打造成东坡文化特色旅游景点。”她建议,整合文旅资源,塑造“三苏家风家教”整体文化品牌;提高文旅服务市场化、专业化运营水平,充分挖掘“东坡步道·大家之路”的文化内涵并提升其文化旅游价值;依托广受欢迎的“小东坡”IP,创意推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规划公交旅游专线,形成城市东坡文化旅游环线等。

郑小利委员建议,从学生阶段开始培养“三苏文化基础”,将三苏文化纳入课程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和具体要求,推动学生系统了解三苏文化。同时,定期组织以三苏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旅行、读书会等活动,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分享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家国情怀。

眉山融媒记者 罗端

侨台联、少数民族、宗教、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委员组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在委员小组会议上,侨台联、少数民族、宗教、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委员,重点聚焦养老服务、残疾儿童保障、粮食安全等,积极建言献策,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献计出力。

养老关系千家万户。如何推动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委员们关注的焦点。“目前,眉山养老服务与医疗、康复、护理等产业的融合还有一定的差距。”杨丹委员建议,从完善支持政策体系、建设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加强康复与护理服务、与高校合作培养专业人才、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宣传推广六个方面入手,共同推动多产业融合发展,为老年人创造幸福晚年。郑岚心委员则认为,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促进多元供给。其次要强化政策保障,落实养老服务事业资金、用地等支持和优惠。同时还要构建协调机制,因地制宜建立全生命周期养老服务保障体系。

潘瑾委员认为,目前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基础设施不齐全、资源整合不到位,难以满足残疾儿童康复需求,她建议,继续加大向上争取,支持推行残疾儿童免费康复,切实减轻残疾家庭经济负担。同时广泛开展关爱残疾儿童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农村“四进”活动,宣传普及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大力营造关心关爱残疾儿童及家庭的良好社会氛围。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眉山是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过的地方,在严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应该有更大的作为。”凌莉莉委员建议,一方面要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加大撂荒耕地利用,尤其要解决已复耕土地水电哪里来的问题,避免因无水无电产生的二次撂荒现象。另一方面,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粮食企业在生产性用地和技改转型升级中的扶持力度,为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赋能。

眉山融媒记者 张丹梅

特邀人士界别委员组

聚焦经济民生实事 建言献策服务发展

在委员小组会议上,特邀人士界别的委员们既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又聚焦民生实事热点,重点聚焦加快发展低空经济、生态环境保护及公共交通出行、健全助残设施和城市建设等谏真言、献良策,现场讨论氛围浓厚。

“眉山在发展低空经济上,有一定优势。”李娜委员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发展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建议加快制定相关规划、方案和支持政策,抓紧引进一批标志性项目,培育新的增长动能,让低空经济、卫星应用等未来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多,停车问题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余哲兮委员就建议在眉山中心城区部分街道增设沿街停车位,方便群众就近泊车。“我关注的都是一些民生实事,比如像停车问题、城市路灯问题等等,这些也都是老百姓关注的民生实事。”除了停车问题,余哲兮还建议完善眉山城区主干道左转专用车道设置等。

“建议在公交车上增设一个方便轮椅上和下的设施设备,这样方便残疾人和老年人出行。”夏良辉委员通过调研发现,坐轮椅的残疾人和一些需要借助轮椅出行的老年人,他们在乘坐公交车上下车时特别不方便,希望相关部门在公交车上增设一些“助残”和“适老化”的便捷设施,方便乘坐轮椅的老人和残疾人上车和下车,同时加强对公交司机的培训,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来自环保领域的王敏委员认为,近年来,我市小流域治理卓有成效,全市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农田面源污染治理点多面广,还需持续加强。“建议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推进农田绿色生产,探索生态农田建设,强化部门统筹协调,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质效。”

眉山融媒记者 杨鹏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