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窗户,青翠的树木郁郁葱葱,芬芳的鲜花娇艳绽放;走出家门,就能在行路见荫的绿道、花香鸟啼的公园里徜徉。对彭山人来说,这些已不再是愿景,而是触手可及的美好现实。
近年来,彭山区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为中心目标,完善绿化景观建设,提升城市绿地总量,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工作。目前,彭山区森林面积18238公顷,林地面积940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9%。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591.15公顷,绿地率34.57%,绿化覆盖面积676.99公顷,绿化覆盖率39.59%,公园绿地面积187.49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95平方米。
在家门口就能邂逅“诗和远方”,市民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眉山融媒记者 马诗雨 文/图
绿水相依
绘就水清岸绿生态画卷
湖面波光粼粼,成群的鱼儿在水中时隐时现,伴随着清脆的鸟鸣,家住柏桦路的居民王萍每天晨起后,都要到离家不远的毛河智慧体育公园转一转,呼吸着清新空气,如同置身一个天然“氧吧”。她自豪地说,公园的建设让彭山变得更美丽,每天走一走心情非常舒畅。
这样一个让市民赞不绝口的地方,几年前却是黑臭水和生活垃圾的聚集地。“我就住在附近,是看着毛河的水环境一天比一天好的。”市民林先生说,以前的毛河总是臭烘烘的,大家路过都要捂着鼻子走,没想到近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河边成了大家休闲的热地和鸟儿的栖息地。
记者从彭山区住建部门了解到,毛河智慧体育公园原来叫毛河生态公园,于2021年1月建成开放,公园占地约345亩,绿地率70.9%,水体面积约134亩。为更好地满足群众健身需求,2022年6月,毛河生态公园进行了一次智慧体育改造升级,新增体育场地面积2.3万平方米,增加智能器材、智慧体测站、AI数据采集设备和智慧云平台管理系统,取名为毛河智慧体育公园。公园分活力公园区、创意观光区、滨水活力带等区域,沿河绿化跑步道总长7000米,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休闲娱乐环境。
该公园的建成,得益于近年来彭山区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推进全区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工作,巩固整治工作成效,努力实现生态环境常治长效。翩翩白鹭的到来,为毛河增添了新的景致,也成为彭山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体现。
水得到了治理,又该怎样让市民切实享受到治理成效?
“让绿色发展真正转化为市民可触可感的‘绿色福利’,是每一位环保人的终身事业。”彭山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彭山区探索出了将水处理功能和休闲游憩等功能有机结合的新路径。除毛河生态公园外,还陆续在成眉石化园区污水处理厂、新城南污水处理厂、谢家镇污水处理厂、保胜乡污水处理厂等地建成多个人工、生态湿地公园,采用以“生态治污”为核心的生态湿地处理工艺,实现了解决城乡治污治水、塑造美丽景观“双功能”。
提质改造
新旧公园各美其美
遍地的野花,清澈的湖泊,成片的绿草地成了市民、游客争相拍照的地方,这些可以媲美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色,出现在彭山的彭祖新城湿地公园。
“早就听说这个公园是个网红打卡地,百闻不如一见,真的是太美了。”在彭祖新城湿地公园内,来彭山出差的资阳人肖伟威不由感慨道。
宽阔的水面碧波荡漾,成群的野鸭嬉戏玩闹,岸上一排排柳树枝繁叶茂,柳条轻拂水面,荡漾开一圈圈涟漪,彭祖新城湿地公园让市民及游客喜不自胜。
新公园建设提升城市品位,而老公园经过改造后同样焕发青春活力。
承载着彭山人无数记忆的凤鸣公园早在1925年建成开放,经历近百年的风雨变迁,公园设施逐步老化、景观水平落后等问题也渐渐显现,翻新公园既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市民的需要。为此,自2021年起,彭山区委、区政府以实施社区品质空间提升工程为抓手,将凤鸣公园更新改造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推行政府建公园、社区建组织、组织建阵地,整合各类资金近1600万元,改造公园基础设施和提升空间环境,盘活利用公园内4栋闲置建筑。
经过3年的努力,随着基础设施提升、楼栋外立面改造、雨污分流、无障碍设施等基础改造类项目,以及老、幼、中青综合服务体项目的完成,公园焕然一新。
如今,漫步在凤鸣公园,景更美了,地更平了,基础设施更人性化、现代化了,流连忘返的除了游玩的市民,还有各类鸟儿,一幅生动和谐的画卷呈现眼前。
值得一提的是,改造后的凤鸣公园不仅有休闲娱乐功能,还兼具服务功能。
2023年,该公园所在的凤鸣街道城中社区,以网格调整优化为契机,将公园及周边区域调优为一个网格并成立了党支部,负责协调各类社会组织、趣缘组织、志愿者团体、网格员队伍等工作,成为了社区管理和服务公园最前沿的党组织。同时,引导本地社会组织在公园内建立社工室,协助社区在公园策划活动、招募志愿者、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等,自2023年组建以来,先后开展书法交流、象棋比赛、扎染教学等活动20余场次。
社区先后在凤鸣公园建成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青少年宫等,打造儿童友好、青年向往、老年幸福的“不老的邻里生活共同体”。不仅如此,社区党委还把阵地迁到公园,方便群众就近办事。
见缝造园
拓展城市绿色空间
如今,漫步在彭山城区,校园附近、小区周边、主干道沿线……那些散落的边角地、闲置区域经过改造,摇身一变成为小而美的口袋公园,或绿树成荫,或花卉芳香,有的还配备健身器材、游乐设施,无论是平时闲暇还是节庆假日,都吸引着不少市民游玩。这样一座座小巧精致、功能多样的口袋公园也见证着城市发展的美好变化。
每天早上,市民李辉都会来到位于长寿牌坊附近的忠孝公园练习乐器。悠扬的曲调、优美的环境,让来这里锻炼的人们倍感惬意。“我家就住在附近,每天早上走过来也就不到10分钟,这里环境很好,散散步打打拳,练习乐器修身养性,还不会打扰到别人休息,感觉很好。”李辉说。
据了解,忠孝公园于2022年9月改造,占地面积为9200平方米。改造后的公园视线通透,设施也尽量保留原有形态,为彭山老百姓留下时代记忆,同时新增了停车场,将生态、景观、功能融于一体。
口袋公园,是近年来提倡建设的一种城市绿色生活空间,它利用城市边角地、零碎地、闲置地,通过见缝插针式布局建设公园绿化活动场地,对优化和均衡城市绿地布局、推动存量空间资源优化提升、织补拓展绿色公共空间、满足居民休闲游憩需要、完善城市功能品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彭山,不仅是忠孝公园,公安局广场、石灰桥小游园等各有特色的口袋公园均已建成,形成了以留住城市记忆、提升品质、更新城市形象的总体空间布局。小巧精致的公园,如同散落在喧嚣都市中的绿色珍珠,点缀着城市的空间肌理,重塑着市民的生活空间,成为彭山人民城市建设的生动注脚。
接下来,彭山还将因地制宜进行规划建设,充分利用废弃地、闲置地、裸露土地、道路节点、路头转角等空间,重点以“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均衡性布局为导向,加大老城区、中心城区增绿建园力度。
“你今天逛公园了吗?”不知不觉中,街坊四邻之间打招呼的话已经变了,到公园休憩健身已逐渐成为彭山市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如今,彭山的公园,不仅拥有绿地、步道,还为满足广大市民多样化的需求提供场地,在不断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彰显公园价值,让市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