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 小雪,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 与日常天气预报所说,代表降雪强度的“小雪”不同,小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此时天气愈渐寒冷,雨水开始凝结,却还未到漫天飞雪之时。 古人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 小雪节气,雨后的天空不再出现绚烂的彩虹。彩虹,那夏日雨后天空中明媚的使者,仿佛随着季节的脚步悄悄隐匿,将她的斑斓色彩收敛于冬日的寂静之中。这不仅是色彩的退隐,更是自然界一种静谧而深沉的蓄势。 天地间仿佛被无形的力量轻轻拨动,天气渐寒,空气中的清阳之气缓缓上升,而地面上的温热之气缓缓沉降。这是一种微妙的平衡与分离,天空愈发高远辽阔,大地则逐渐沉寂,寒意从脚底升起,直透心扉。 随着冬意渐浓,天地间进入沉寂与闭塞。河流开始封冻,土地变得坚硬,一切似乎都进入了休眠状态,显得那么寂静而庄严。冬的气息越来越盛,寒冬凛冽,直至雪花纷飞。 天地甚大,小雪不成气候,却带来阵阵清寒。万物似乎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告别。与温暖、与繁茂,缓缓作别。 天地间又好像积聚着更为内敛、深沉的情感。有人盼梅开,有人等雪来,有人不问归期但念平安。 冬日里,知己围炉,茶水沸腾,对酒当歌,仿佛连时间都放慢了脚步。人,亦有了虚度光阴,作个闲人的奢念。 “闲”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闲人”是什么样的人? 苏东坡说,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闲人”才能看得见皎洁的月光,感受得到夜晚的清新。把酒对月,尽情享受。人这一生,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与其浪费时间去追求那功名利禄的浮云,不如放下一切作个闲人。对一张琴,倒一壶酒,静听溪水潺潺,淡看白云飘飘。在云山之间,如清风般逍遥,似明月样自在,享受当下的美好自在。 苏东坡用旷达的“闲心”守住了心灵,消解了人生中的磨难,活得快乐且通透。他的闲,绝非简单的时间空置,而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适意随性,自然而然。 于是,就有了那个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与朋友嬉笑调侃,喜欢喝酒,擅长煨炖猪肉,常常大笑的苏东坡。 于是,就有了那个尽管仕途不顺,但在一贬再贬中也能笑谈“日啖荔枝三百颗”,还不忘叮嘱儿子千万别告诉别人生蚝有多好吃的苏东坡。 于是,就有了那个看到明月便睡不着,既能开开心心“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一起赏月,也能与清风明月同坐的苏东坡。 于是,就有了那个见惯人生风雨后,“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 …… 呼啸的北风成为常客,天气时常阴冷晦暗,心情难免低落。我们,不妨学学苏东坡,借着一点闲,去发现生活的美好。 顺应天时,人们开始准备过年的腊肉香肠。熏腊肉,静待香肠的麻辣馥郁醇厚,活色生香的日子可不就是“腊”个味? 天寒地冻,何不自己动手做一碗汤粥。羊肉炖萝卜、红枣糯米粥,让冷冬生出暖意。这是柴米油盐里的满足和岁月静好的喜悦。 冷冷闲日长,故人烫陈酿,坐等初雪来,“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唯有这畅快淋漓,方能将世间的寒冷与荒凉化作虚无。 如若等不到那场雪,就在拥挤的时间缝隙里,给自己下一场留白的小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