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眉山中车制动科技公司: “智改数转”引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繁忙而有序的生产。

□张亮 文/图

近年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位于眉山的中车制动科技公司,正是这一理念的践行者和受益者。近年来,该公司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积极推进“智改数转”,通过持续的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和装备升级,实现了企业的降本、提质、增效,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近日,笔者走进该公司120阀智能生产车间,一幅繁忙而有序的生产景象映入眼帘。机器人灵活地挥舞着机械臂,精准地抓取阀体进行高效操作,视觉系统则如同敏锐的眼睛,时刻监测着生产环节的精准度,确保整个生产过程零差错。上料机构有序运转,将一个个部件准确地输送到组装位置,整条生产线通过机器人、抓手、视觉系统、上料机构等设备的协同运作,实现了阀体从拆解、组装、试验到入库的全自动化,智能化魅力尽显。

据该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申燕飞介绍,公司早在2014年便开始布局“智改数转”。当时,公司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实施120阀智能生产线建设有助于推动制动产品新造、检修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建设。经过前期的探索尝试,最终在2018年开始实施120阀智能组装试验生产线建设。

六年来,这条生产线经过不断迭代升级,已经彻底改变了以往“靠堆人”的生产模式,大幅度减少对“人”的依赖。现在,每套120主阀的组装时间由过去的10分钟减少为4分钟。同时,组装、试验、搬运等工位的人数也由15人减少为6人,每年可节约人工成本90万元,在制品减少了50%。

为确保装配质量,公司还引入了在线检测与提前预警系统,杜绝了错装、漏装的现象,信息数据可追溯,一次交检合格率达90%以上。在这条智能生产线上,“智改数转”的魅力无处不在。

申燕飞表示:“自从建设了先进的智能生产线后,我们切实尝到了数字化的甜头。公司提质增效亮点频出,高质量发展越走越稳。”在生产车间内,他一边介绍着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情况,一边实时查看手机内关于主阀体柔性生产线的相关信息。

“智改数转”不仅让制动科技公司走出了一条转型“智慧之路”,对全产业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也正日益凸显。在生产车间,主阀体柔性生产线分为三个单元有序工作,一旁的电子看板上清晰地显示着生产线相关信息。通过柔性生产线的实施,公司实现了装夹与加工自动化、产线物流自动化、程序传输自动化、程序管理标准化、生产信息自动化可视化等。生产线人数由8人减少为2人,每年可节约人工成本90万元,加快了生产连贯性,在制品减少了40%。

此外,制动科技公司还结合轨道交通制动产品的特点,于2023年建成了铝合金智能生产线。只需要下达指令,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就能智能排产、自动生产。目前,已实现10余种零件混线的智能柔性生产,提升换产效率6倍,人机协同省人化作业,减少作业人员16人以上,减少在产资金90%,人均产值提高10倍以上。

对于制动科技公司来说,“智改数转”早已不是“上级要求”,而是时代赋予的新命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接下来,公司将在前期产线自动化、数字化建设的探索实践基础上,深度融合IT(信息技术)与OT(操作技术),全力实现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的生产制造,打造一套适应自身发展的数字化生产制造体系。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