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东坡南渡,文明孕育吾邦。”苏东坡寓惠不足千日,但对惠州的影响却持续近千年。据统计,惠州是现存“苏迹”最多的城市之一,东坡文化是惠州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孤山、苏堤、朝云墓、嘉祐寺、松风亭、林婆卖酒处等地,亦是苏粉到惠必打卡之地。
为全力配合惠州打造岭南东坡文化中心工作,惠州市博物馆(惠州苏东坡祠、东坡纪念馆)于2022年积极谋划筹建了东坡文献史料信息中心,在发布相关征集启事,面向全球征集文献后,得到了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大力支持。这批来自他人捐献的珍贵文献资料,不仅助力惠州建设岭南东坡文化中心,也将为后世留下一笔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本期内容带您感受惠州对东坡的尊敬与热爱,一同感受新时代惠州人传承东坡情的方式。
捐献
东坡学术文献史料信息中心书盈四壁
“在东坡学术文献史料信息中心,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找不到的有关苏东坡的书籍!”在惠州苏东坡祠园内的东坡纪念馆前台,有这么一个免费借阅东坡有关书籍的服务。据了解,该免费服务只有一个要求,即在馆内借阅的东坡有关书籍,不可离开馆内阅读,而能够被免费借阅的东坡书籍,被放置在了四个比人高的书柜里。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书柜内的书籍仅是馆藏“冰山一角”。她介绍,馆内藏书涵盖了东坡全集、诗集、文集、词集及奏议、手简、文抄、陶合筏等等,甚至还有电子版的古籍,如传世的《东坡后集》4册10卷、《东坡先生往还尺牍》2册10卷……甚至囊括了惠州本土出版的有关东坡的书籍。
“今年8月21日,由惠城区委宣传部、区社科联联合惠州市作家协会出品的《东坡寓惠诗词百首》出版发售。”据了解,该书为惠州市作家协会主席陈雪编注,全书专录100首东坡寓惠期间(含贬惠途中)的诗和词,创作内容大致分为“至亲”“良友”“风物”“饮食”“感怀”五大类,如《十月二日初到惠州》《食荔枝二首并引》《寓居合江楼》等经典之作,且每首诗均有简注、解析。“除去这些书籍,还有不少珍贵书籍正在‘出公差’,跟随特展进行全国巡展。”
自2022年5月以来,惠州市博物馆面向全球发布了相关征集文献启事,陆续收到了诸多地方博物馆、个人爱好收藏家、高校教授、热心市民等无偿捐赠的实体书籍、古籍善本。“目前,惠州东坡文献史料信息中心拥有80多种700余册,超过4000卷宋代至民国时期的珍贵古籍文献电子书!此外,还有650多种,超1000本不同出版社、不同专家学者出版的各类专著实体书。”
苏东坡魅力之大,时隔千年依旧是“人人都爱苏东坡”的盛况,虽每个人“粉”东坡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一旦遇上与东坡相关的活动,遍布全国各地的“东坡粉”便不远千里前来鼎力支持。
明《蘇文忠公居儋錄》、清《蘇文忠公海外集》……日前,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阮忠教授,慷慨解囊,一次性向惠州东坡文献信息中心捐赠了50多种涵盖明代至当代的东坡相关电子书籍和3种有关东坡的专著。
此外,远在无锡76岁的苏茂伦老师,家藏有关三苏的图书600多册,在得知征集信息后,他主动联系馆内,于8月下旬,冒着酷暑和腿脚不便的困难,坚持走路到快递点向馆内寄送捐献其藏书中的9种18本书籍;凤翔的王老师为了征集文献,连续两个月穿梭在凤翔有关东坡的收藏家中,自掏腰包,从收藏家手里购买6种八九十年代印刷出版的原始读本赠予馆内;惠州的吴定球老师连夜翻箱倒柜,将收藏几十年的有关东坡书籍49种50多本一次性捐赠给了博物馆……桩桩件件,无一不令人动容。惠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东坡粉”积极捐赠,鼎力相助的举动令他们感动,更强烈感受到每一本馆藏书籍的来之不易。
“这是一场漫长的文化接力,每一本书籍的加入,就像往惠州有关东坡的星空增添一点点星光,苏东坡的智慧与才情,也在这一闪一闪间于新时代熠熠生辉!”惠州市博物馆副馆长钟雪平表示,东坡文献史料信息中心目前具有的丰富文献资源,虽不敢说是全国第一,但在岭南地区,目前大概率没有其他机构可比。同时,该中心还为各位“东坡粉”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地方,成为新时代“东坡粉”相聚之地。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每一次的捐赠,不仅进一步丰富了惠州东坡文献史料信息中心的馆藏资源,更为惠州深入研究东坡文献信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传承
“腹有诗书气自华特展”全国巡展备受好评
古籍文献传承历史,连接古今。为让更多人了解惠州市博物馆藏有关东坡文献及惠州东坡寓惠足迹的珍贵资料,惠州市博物馆在征集东坡文献史料后得到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于2022年12月9日推出“腹有诗书气自华——惠州市博物馆藏东坡文献史料特展”(以下简称“腹有诗书气自华特展”),并借助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平台,将该展推向全国。“通过全国巡展,能引起更多人关注东坡文化,认识惠州!”
“我们将‘腹有诗书气自华特展’分为了四个部分。并通过展出大量的苏东坡相关书籍、字画等展品,让不同城市的市民、游客循着古籍和珍贵文献的线索,与苏东坡来一场跨时空的‘约会’,走进900多年前大文豪的内心世界。”据了解,在开设特展时,馆内已收集各类书籍300多种约700本,特展特意从中挑选100本,如《苏东坡传》《苏轼评传》《苏东坡在惠州的故事传说》《苏东坡与惠州》《东坡寓惠文化》《苏东坡写作故事》等。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不少是惠州出版的文献著作,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如1984年印制出版的《苏轼在惠州的故事传说》。工作人员介绍,该书阐述了苏东坡寓居惠州时期30个小故事,图文并茂。“这些有关东坡先生在惠州的故事传说,彰显了古老惠州城的文化底蕴,亦留下了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生活足迹。”
而在各个展览现场,展厅内东坡寓惠行迹图的古今对比不约而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幅绘制于明崇祯四年(1631)的《惠景全图》,被收录于归善举人黎遵指所编纂的《苏文忠先生寓惠全集》之中。而这幅《惠景全图》作为东坡寓惠行迹图,不仅展示了明代惠州府一街挑两城的城市格局,也呈现出惠州府、县两城一湖两江的地理特征。更以苏轼足迹为脉络,通过惠州白鹤峰东坡祠、东江及西枝江、东新浮桥、惠州府城、西湖等有关苏迹,将惠州两城一湖的地理特征展现无遗。
江苏常州、福建福清、广东雷州、广东南海、江西抚州、福建漳州……近两年来,“腹有诗书气自华特展”已走过全国四省六地市,为不同的城市带来有关东坡文献的震撼,众多到场市民纷纷点赞展览内容,极大宣传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惠州。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端 综合《海南日报》《湖北日报》《羊城晚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