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日子被赋予特别的意义。2024年11月8日便是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第25个中国记者节。
记者是时代的观察者、社会的瞭望者。他们用文字描绘事实,用镜头捕捉瞬间。面对危险与挑战,他们从不退缩;面对感人事迹,他们积极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正气;他们践行新闻理想,脚下有泥土,心中有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深刻内涵。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记者们的故事。
自述者 “70后”记者 吴晓彬
夜班的苦与乐 把自行车扛上公交车的上班路
时间如水,奔流不息,不知不觉在新闻这个行当我已经晃荡30年。
1994年,我开始在眉山车辆厂做厂报编辑。虽算不上新闻正规军,却领了好几家报社的特约通讯员“本本儿”。
1997年,抱着一摞刊登有大小“豆腐块”的报纸,我成了眉山日报社创刊队伍的一员。也就在那年,我家儿子降生。
创刊伊始,我被分到经济新闻部做编辑。那时的经济新闻版开辟了半个版的财经证券,每天等沪深两市收盘后的专家点评,稿件很晚才传真回报社,需要重新编辑、录入、组版。完整走一遍来稿程序,夜班是免不了的,能在晚上十点前下班就算幸运。
有人会说,十点下夜班,不是幸福着么?按理是这样,于我却不然。因孩子尚幼,我和妻子又分居两地,下班总想回家看看孩子。公交车早已收班,每天坐出租车又难以承受。于是,在多少个夜里,我蹬着自行车,从眉山城区珠市街穿三苏雕像广场,经环湖路沿省道103线过西门口,奔20多公里外的眉山车辆厂而去。黑黢黢的山路上,掉过链子,遇过暴雨,吸过浓雾,个中滋味,酸爽自知。但每每回家看到孩子熟睡的模样,还有他醒来见我在的惊喜,又觉得这两个小时的辛苦值得。第二天早上,我又得将“座驾”扛上公交车赶往眉山。周而复始。那时候,车辆厂到眉山还是两节车厢相连的“长龙”公交,宽敞的车厢连接处,像是为我搬运自行车“量身定做”。终于有一天,司机大哥忍不住问:“你每天都带一辆自行车去眉山城区,到底是干啥的?”一番解释之后,全车人笑翻。原来,司机以为我是偷车去城里销赃的!
20多年晨昏颠倒,飘散了多少往事和容颜。同学相见总会惊叹:“你的黑发和青春呢?”我笑道:“全让焦虑和不眠收割了。”“那为啥不换个岗位?”“没办法,工作总得有人来做!”
现在与当初相比,条件已经好太多了。
如今,我当年骑自行车走过的地方早已旧貌换新颜。以街为市的珠市街变得宽阔敞亮,改造后的三苏雕像广场具有国际范儿,坑坑洼洼的省道103线变成平坦舒适的柔性路面,连接眉山城区和中车眉山公司的公交车也换了几茬。风雨兼程20多年,眉山已迈入“双高(高铁+高速)、双港(水港+空港)”时代。高速路网四通八达,铁路网日益完善,实现县县通高速,眉山到成都、眉山到区县“半小时经济圈”全面形成。到2025年,全市将形成“18纵10横”的综合交通网络。
再看看寻常百姓家,小车已不是稀罕玩意儿,摸黑走夜路外出采访再也不为交通发愁。我继续着夜班工作,办公全面实现了电子化,一键签发方便快捷。“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已是基本操作。
当年那个襁褓中的孩子也即将博士毕业,开启新的人生。记者节前夕,他给我写了一首稚拙的《喜春来》,感谢我的陪伴:
报纸对错需亲问,版面成栏必细询。
朝花夕拾三十载,不自哂。却看满头白发新。
自述者 “80后”记者 陈文君
从内向到大方 做一名合格记者有点难
对一个内向的人来说,和人打交道是痛苦的,但从事记者这个职业,不可避免的便是和人打交道。
还记得刚做记者那会儿,仅仅是跟采访对象联系,我要给自己鼓无数次的劲儿,确定按下拨号键的那一瞬间,仿佛用尽了所有力气,要是再被对方拒绝,便会让我煎熬很久。
一路走来,经历过很多次曲折的采访:会跟着其他媒体老师“蹭”采访,会以顾客的身份去行采访之实,会以游客的身份去暗访……那时,如何做一名大大方方的记者,对我来说,是一个大难题。
好在,我一直在这条路上坚持着。如今,采访时,头脑中有了清晰的思路,可以辗转多条渠道去找想要的答案,可以无数次把采访对象拉回主题上来,也可以将采访对象的拒绝转变为接纳……在学会了大大方方的交谈后,我也学会了大大方方地做一名合格的记者。
当记者的经历可以用“丰富”来形容,虽然很辛苦、很疲惫,但能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在这份工作中,我结识了许多优秀、善良的人,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感受到了一个个充实而鲜活的生命。
在40多度的高温炙烤下,我曾一次次跟随农技员们奔走在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的征途上;也曾踏着护林员们的脚印,穿梭于荆棘丛林间,体验他们为了守护一方生态的日夜坚守;也曾加入志愿者队伍,一同前往地震灾区参与抢险救援;体验过消防战士们为守护万家灯火的时刻待命;聆听过抗战老兵讲述的浴血奋战经历;看过凌晨东坡湖面上辛勤劳作的环卫工人们的身影……
这些人和事,给了我无限的思考与启迪;这些人和事,给了我无限的能量,也让我越发觉得记者职业与我投缘。
自述者 “90后”记者 郭侨
越写越“丑”的字 和越来越丰富的人生阅历
2013年,我大学毕业后就成为一名记者,到现在,字越写越“丑”了。我清楚地记得,实习第一天,我跟着师父,端着采访本,一字一句工整地记录着采访对象的话语,往往是别人说完了一句话,我才写几个字,根本无法记下全部的内容。后来,为了快速记下采访对象的话语,采访本上的字越来越“潦草”,并且学会了只记重点,翻开自己的采访本,只有自己才能认识那些字。
记者这份职业,对我来说,是一份能随时保持新鲜感的职业,新鲜的人和新鲜的事,不仅让我的工作显得有意义,也让我的人生阅历更加丰富。
如果不是成为一名记者,我不会知道,脱贫攻坚的整个过程,是国家与千千万万的扶贫工作者在泥泞道路上种下了繁花,让贫瘠的家园再现生机,让每个人都能看到明天的希望。
如果不是成为一名记者,我不会知道,那些文化传承者们在岁月长河中坚守着古老的技艺,用一生传承着“非遗”,让历史的记忆得以延续。
如果不是成为一名记者,我不会知道,有一种职业叫水管听漏工,他们在凌晨三点的夜里,用耳朵聆听城市“脉动”,默默守护城市的安宁与供水系统的顺畅。
……
一件件曾经不知道的事情,变成一篇篇报纸上的新闻,对我来说,这个过程充满了成就感;而年复一年积累拍摄的照片,形成的文稿,保存在硬盘里,也成为人生积累的一部分,充实着每一个春秋冬夏。
自述者 “00后”记者 马易非
新闻行业的“新兵” 感受满满的职业自豪感
转眼间,我从事记者行业已经两年了。两年间,我在师父和同事们的教导、鼓励下认真学习、努力工作,一步一步地积累工作经验,不断提升职业素养。
我收获了很多感动。这份感动,是我采访了许多不同的人,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分享自己的悲欢,让我感同身受,想立刻回去写稿时的激动;这份感动,是努力策划、采写了很久的选题,终于顺利发布并得到读者认可时的满足;这份感动,是我处在新闻发生的一线,亲历着这个时代的变化,见证着一座城市的发展,感受到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时的自豪。
作为新闻行业的“新兵”,我会继续努力,当好这个时代的记录者,创作出更多温暖人心的作品。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晓彬 陈文君 郭侨 马易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