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勇军 文/图)文物普查是文物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目前,洪雅县正扎实高效推进第四次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 连日来,洪雅县“四普”工作队队员们兵分三路,分别深入该县各镇的文物点开展外业调查作业。11月4日,工作队前往该县将军镇,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江庙古建筑群开展普查。据介绍,该建筑群为四合院布局,均为木穿斗梁架结构,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建筑材料大多数为珍贵树种桢楠木修建而成,最大木柱直径达70厘米,是青衣江流域保存较好,规模较大的儒、释、道三教合一场所,对研究地方宗教发展史有很大价值。 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相机、RTK等设备,对建筑群的空间位置、保存状况等进行了调查测绘,并对其保护级别、文物类别、年代、权属使用情况等进行详细调查。现场技术负责人介绍,RTK设备可以实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能够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有效提高了定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外业调查基础上,技术人员将对采集数据和现场绘制的草图,运用专业软件进行汇总处理,最终形成符合“四普”工作要求的数据文件。 洪雅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邓福勇介绍,为彻底摸清全县文物资源“家底”,文物普查员们走街串巷、跋山涉水,对全县“三普”文物215处进行复核,截至目前已完成123处,外业数据采集总进度57%。此外,还将对新发现文物约100处进行普查,预计外业工作将于11月底前完成。 据了解,洪雅县自“四普”工作开展以来,全县上下高度重视,编制了《洪雅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成立了县“四普”工作领导小组和“四普”工作队,并开展业务培训会,为全县文物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洪雅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洪雅县将对“四普”工作进行适时督导,确保工作高质高效推进。进一步强化文物保护意识,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执法监管,加大文物保护法规宣传力度。推动文物活化利用,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文旅产业发展增添厚重历史文化,为洪雅建设“两山”转化示范县、绿色发展先行区贡献文物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