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用民政“力度” 加热民生“温度”
——揭秘眉山市民政局三次获评“全国先进”背后的故事

金秋十月,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眉山市民政局获评“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这是眉山民政第三次获得该项殊荣。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用民政“力度”加热民生“温度”,屡获殊荣的背后,眉山民政有何“密码”?

打造城市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在全省率先成立眉山市未成年人关爱援助基金;开展“救助+服务”,率先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社会救助工作……近年来,眉山关爱“老小”响应“民生”,筑牢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艳

老有颐养 80万老人福祉不断增进

“有啥事,打个电话,就有工作人员上门来帮忙,就跟家里人一样。”“15分钟养老服务圈”让东坡区旭光社区80多岁的空巢老人宋奶奶,便捷地享受到探访关爱等多项基本养老服务。

目前眉山60岁及以上人口有83万人,老龄化率28%,高于全国、全省水平。面对超老龄化的社会现实,如何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政府能给咱老年人提供啥服务,看这张表就一目了然。”翻开《眉山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家住大石桥街道的周奶奶高兴地说,“国家越来越关注老年人的生活了,即使不依靠子女,基本生活也没问题。”

2024年2月,《眉山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2024年修订)》公开发布,将物质帮助、照护服务、关爱服务等35个服务项目纳入清单范围,顶层设计日趋完善。

养老大小事,事事有回应。近年来,眉山全市着力打造城市居家社区,完善农村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让“家门口享老”成为现实;各具特色的老年助餐模式,让老年人享受幸福“食”光,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助老餐厅97个,每年惠及老年人80余万人次,实现所有街道、中心镇(重点镇)全覆盖。打造“养老+体育”健康养老新模式,在171个社区养老服务站点、11个体育场所开展融合服务,让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丰富;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全市812名养老护理员中,576人持有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持证率达71%,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幼有善育

精准关爱困境儿童

9月21日,眉山市第二届“快乐小东坡·善行守护”困境儿童关爱暨城市公益慈善徒步活动在眉山城市新中心太和公园举行,7支公益团队共2000余人参加。

“对儿童特别是孤儿和残疾儿童,全社会都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情,共同努力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令人动容。

以爱之名,护“未”成长。近年来,眉山市主动将慈善事业和儿童关爱事业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儿童关爱+公益慈善”的新路子。近三年来,眉山市依托全省首支未成年人关爱援助基金,通过拓展多元资金募集方式与渠道、培育儿童类专业社会组织等方式,累计募集困境儿童公益慈善资金1150万元,年精准关爱救助儿童3000人次以上,儿童公益慈善项目惠及各类儿童达6万人次以上,推动眉山被评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先进集体。

“我们重点聚焦涉案涉罪附条件不起诉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低收入家庭儿童和情绪障碍儿童等特殊群体方面,携手检察、监狱、教体等部门,联合推出了‘萤火虫’涉罪未成年人情暖帮教、‘彩虹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关爱帮扶试点、‘启明星’学校社工站服务等项目,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眉山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个个暖心举动、一项项帮扶举措,如冬日暖阳,温暖人心。眉山在全省第一个成立由市长任主任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针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监护、生活、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制定了八项福利措施,相关经验做法被民政部推广。

惠民便民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七夕今宵看碧霞,牵牛织女渡河桥。”每年七夕节,不少情侣都将这一浪漫的节日选定为他们开启人生幸福之旅的“好日子”。

一个钢印落下去,一本鲜红的结婚证递到新人手上,一段美好的婚姻从此开始。看似简单重复的婚姻登记工作日常,是民政工作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品质婚姻、美好生活期盼的一个缩影。

婚丧嫁娶皆民生。为满足广大新人的婚姻登记需求,近年来,眉山实施全国首批婚姻登记“跨省通办”改革,率先实现了婚姻登记网上约、就近办、马上办,提升民政领域相关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同时将“公园式婚姻登记机关”建设列入婚俗改革工作重点,规划建设青神县唤鱼公园婚姻登记处、丹棱县沧浪公园婚姻登记处、东坡区太和公园婚姻登记处等3个地方特色明显、文化底蕴深厚、群众办事便捷的婚姻登记机关,全市公园式婚姻登记机关占比已达到50%。

眉山还坚持把婚俗改革与眉山特色地方文化相结合,以“东坡文化”“青衣文化”“大雅文化”为核心密码,打造婚姻文化展陈馆、婚恋主题公园、婚俗文化长廊等7处,开通婚姻幸福公交,设置“鸳鸯池”“百喜梯”“和美凳”等标志景观40余处。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从养老服务到困境儿童扶助,从婚姻登记到殡葬管理,民政工作件件关乎民生,事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眉山广大民政工作者正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推进这项温暖人心的事业,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不断迈进。

上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