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与“光”同行 “光”景无限
——眉山全力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琴 李幸

日前,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了四川省2024年产业新赛道拟认定名单,其中,我市异质结晶硅电池作为高效太阳能电池产业新赛道位列其中,成为全省25个新赛道之一。这无疑为我市光伏产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也将为我市光伏产业在新能源领域崭露头角注入强劲动力。

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不断加速,光伏能源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的主要发展方向,已成为实现全球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晶硅光伏产业是我市聚力打造的三大千亿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市抢抓“双碳”机遇,坚定扛起成渝地区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使命任务,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坚持与“光”同行,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推动光伏产业从0到1、从1到N,实现了由“一粒砂”到“一片光”的演变。

向内聚“光”

构建“2+1”空间体系

驶向产业新蓝海

2021年11月底,市第五次党代会召开,锚定“三市一城”目标,将“制造强市”作为首位战略,加快构建“1+3”为主导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以锂电、晶硅光伏产业为主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领衔构成“1+3”中的“1”,成为推动制造强市的“主引擎”。

砥砺奋进三年间,眉山先后引进通威太阳能、琏升光伏、凯盛光伏、美科新能源等企业,已建成76.3GW高效晶硅电池、16GW单晶切片产能。

通威集团,这个1983年从眉山市东坡区永寿镇出发,2019年又带着项目反哺家乡的行业龙头,在眉投资建设的便是高效晶硅电池项目。

2021年,通威太阳能眉山基地一期和二期项目投产后,营收破百亿,成为我市第一家“百亿企业”。今年4月,通威太阳能眉山基地S5车间首片电池片下线,一座“超级工厂”逐步成长,成为全球单体项目规模最大的晶硅电池生产基地……5年时间,通威太阳能眉山一期、二期、三期、四期项目全部落地生花,5个电池工厂拔地而起。

“通威太阳能眉山基地的发展,离不开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园区的关心和支持,也离不开通威太阳能眉山基地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通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负责人的话语,道出项目落地生花的“秘密”,也反映出眉山向内聚“光”的关键。

坚定扛起省委赋予眉山建设成渝地区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的使命,眉山在市委全会决定中明确光伏产业发展目标及方向,印发产业发展规划、三年倍增行动方案和年度计划。

全市建立完善了“1+3”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机制,由书记、市长担任“总链长”,分管工业副市长担任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链长”,高位推动晶硅光伏产业发展。全市还以甘眉工业园区、眉山天府新区为核心区,丹棱经开区为配套区,构建了“2+1”光伏产业空间体系,集聚打造多园协同互补发展模式。

“眉山天府新区主要布局高效晶硅电池片、电池组件,通威光伏研究院及总部基地。甘眉工业园区主要布局高效晶硅电池片、电池组件、硅片。而丹棱经开区,主要布局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及核心配件、辅料。”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空间体系一经构建,前进的蓝图便豁然开朗,眉山也努力在新能源新材料发展浪潮中,借“光”而行,实现漂亮“转身”。

向前追“光”

培育“链主”延链补链

开辟产业集群新赛道

细如发丝的钢线切割着800多厘米长的晶棒,切割后的晶棒经过清洗、检测、包装等环节,被加工成单晶硅片……甘眉工业园区内,美科年产32GW单晶硅切片项目生产车间一派火热,生产出的产品将送到下游企业通威太阳能眉山基地、眉山琏升光伏做进一步加工。

“我们当初落户眉山,看重的也是营商环境和相关产业配套。”四川美科新能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发展光伏产业是一项长期战略。在光伏这条滚滚长河中,眉山乘势而上,谋定快动,从“链主”企业上发力,做深做细做优产业链,全力延链补链,不断向前追“光”,开辟产业集群新赛道。

打造“1+3”为主导的现代化工业体系,眉山建立完善了“1+3”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机制,编制光伏产业链招商地图,紧盯链主型企业和产业链薄弱环节,制定有针对性的招商方案,招引世界级光伏领军企业及重大项目落地,锻造电池环节长板,提升硅片、组件、光伏应用等环节短板。

“我们创新招商机制,调动各地招商积极性,强化区域间利益协商及合理分享,避免区域间无序竞争。”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光伏产业招商过程中,眉山围绕“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应用”全产业链,编制“一图五单”和“招商指引”,组建产业招商小分队,重点招引产业链龙头企业、缺链环节和短板项目,支持产业链“链主”企业以商招商,强化前沿技术合作和产业链上下游对接,打造产业集群。

一个企业就是一个新增长点,一批企业就是一个新增长极。重点针对“链主”企业——通威太阳能,眉山还制定了“一企一策”培育方案,支持“链主”企业扩大在眉产能、延伸产业链,以垂直一体化方式进行产业链整合,全面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截至目前,眉山全市有高效太阳能电池规上企业4户,拥有铝边框支架、胶膜、密封胶、电子化学品、光伏生产装备、工业气体等配套企业共22户,10个在建、拟建晶硅光伏产业项目,总投资240亿元。

向上“迎”光

以点带面打造新引擎

增强发展新动能

丹棱县经开区,琏升光伏的生产车间显得十分安静。这个长535米、宽190米的全省最大的异质结电池生产车间,各个生产工序由智能机器人AGV小车负责连接。清洗制绒、PECVD、PVD、丝网印刷,四个生产工序之后,一张薄如纸片的异质结电池片便能下线。

紧邻生产车间,琏升光伏实验室内,技术团队对产品正在反复做着实验,着力提升电池转化率。“目前,我们的异质结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超过26%,最高效率超过26.5%。组件量产功率在730W左右,转换效率超23.5%,这两组数据都远高于TOPCon电池。”琏升光伏研发总监汤安民介绍。

光伏产业中,电池生产是重要一环。在这个赛道里,拼的就是光能转换率更高、成本更低的电池生产技术。目前,TOPCon、PERC等技术是业内主流,而拥有高转换效率、工艺结构简单等优势的异质结电池技术,被认为是这场技术迭代浪潮中的下一个浪头。

如何勇立产业潮头?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提出晶硅光伏产业重点发展方面,其中,明确发展低损耗、超薄片大尺寸硅片,TOPCon、HJT、IBC等新型电池,并布局相关配套产业和未来产业。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提出,到2027年,锂电、晶硅光伏、化工新材料产业规模年均增长30%、20%、15%以上,初步建成成渝地区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

龙头企业率先示范。2024年初,为适应光伏行业市场发展,通威太阳能眉山基地一期、二期开始进行TOPCon项目技术升级,此后,基地S4、S5车间也均采用TOPCon技术。目前,通威TNC M10电池量产效率达26.5+%,72版型组件功率达590W+,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并已实现了G12R、G12尺寸电池量产。眉山琏升光伏实现全球首条GW级HJT产线双面微晶产品量产;研发0BB银包铜异质结电池,采用银包铜金属化栅线技术,产品性能大大提升,受到市场青睐。

“我们还加速产学研用,搭建眉山市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为晶硅光伏产业提供创新载体。支持琏升光伏建设异质结研究中心,鼓励通威、美科继续在TOPCon电池和大尺寸硅片上开展工艺技术创新。”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不断深耕细分领域,持续延链补链,加大创新投入和打造产业生态,到2027年,全市高效太阳能电池产业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成为全球重要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成乐眉晶硅光伏产业带核心极。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