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秋分日 喜丰收

□丫丫

被夏日余温裹挟的时节,大家都盼着“一场秋雨一场寒”能带来凉爽。谁知炎热的天气我行我素,丝毫不顾节气已经走到了秋分。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故曰秋分。

古人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秋分日后,阴气渐盛,曾经震耳欲聋的雷声渐渐收敛,终将归于寂静。气温越来越低,藏匿于地下的昆虫,开始封闭自己的巢穴,准备迎接寒冷的冬季。秋水消瘦,此时的河流湖泊露出了片片干涸的土地。

虽然天气仍旧燥热,但早晚的凉爽中,阳光里不时吹过的风里,已经是秋的味道。

秋水静默无言,只温温柔柔摇曳心事。一树树耀眼的栾树花海如流光溢彩的画卷,向城市远方延伸而去,直到融入金灿灿的田野。稻穗颗粒饱满,一片金黄,处处皆是“丰”景。

沃野流金时,丰收欢歌起。秋分日,亦是“中国农民丰收节”。

大江南北,亿万农民载歌载舞、共庆丰收。东坡故里也处处铺开秋收的热闹图卷,风吹稻谷香,收割机欢歌响不停,农民怡笑脸。

“颂声歌盛旦,多黍乐丰年。”千年前,心系百姓的苏东坡,为丰收而喜悦,记录下丰收盛景,开心唱起丰收欢歌。

“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惭愧今年二麦收,千畦细浪舞晴空。”不管是沉甸甸地需要互相支撑的稻穗,还是像细浪一样在晴空下舞动的麦田,流动的都是喜人的丰收。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麦浪退却之后,田野上迎来了一幅温馨而又热闹的画卷。村民们老幼相扶相携到打麦子的土地祠祭祀,庆祝丰收。丰盛的祭品引来乌鸢在村头盘旋不去,仿佛也为这欢腾盛宴欢呼雀跃。

瓜果飘香,五谷丰登,这是农民用辛勤汗水换来的硕果。每一曲丰收之歌里,都藏着农民的汗滴禾下、辛勤耕耘。爱农悯农的苏东坡,心系民生情意长,为百姓的丰收欢畅,也为丰收尽心竭力。

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曾到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不管身处何地,他都保持着一颗为民之心,不仅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官员,也心系田畴。他深知,农事乃国之根本,百姓生计之所在。因此,无论是阴晴雨雪,还是旱涝灾害,都时刻牵动着他的心。

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苏东坡撰写了《祷龙水祝文》《祷雨社稷神祷文》《谢雪祷文》等祷文数十首。在今天看来,这些祷文或许有些荒唐,但细细品读,却能感受到苏东坡那份祈求百姓安康、物阜民安、国家昌盛的殷殷之语、拳拳之心。

东坡行吟留回响,一路走来歌不尽,也让丰收多了内涵,韵味绵长。

秋分,沉浸在丰收的乐章里,也别忘了关爱自己。秋渐深,阴长阳消,秋梨、苹果、莲藕、苹果等润肺生津的时令蔬果不妨多食。

秋分后,想念的白日渐短,有梦的黑夜越长。试着与时间和解,不与日月争长短,万物随心,答案自在秋风里。

上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