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从优到强
眉山“1+3”主导产业进阶之路
川金象年产三十万吨氰胺项目鸟瞰图。
企业生产车间智能化十足。
四川美科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万邦胜辉产品实验现场。
工作中的雷林。

编者按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风雨兼程,75年砥砺奋进。在国庆来临前夕,本报特别策划推出“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主题报道,将目光聚焦于眉山发展轨迹,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一组组详实的数据、一个个奋斗者、见证者的故事,全面展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历程与成就,传递出眉山人在新时代不懈奋斗的激情与梦想。敬请关注!

中秋节刚过,彭山经开区内各企业开足马力赶订单,全力冲刺第三季度目标任务。作为全市锂电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地,近年来,该园区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为突破,加大锂电产业链招商引资力度,招引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落地,推动重点项目建设,锻长板、补短板,现已基本形成锂电池全产业链发展态势。

不只彭山经开区。近年来,我市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将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聚焦到“1+3”主导产业(突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及高端装备制造、医药食品)上来,聚力锂电、晶硅光伏和化工新材料三大千亿产业,全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琴 文/图

资源整合实现 “从无到有”

作为四川最年轻的城市,建区设市之初,眉山工业底子薄,产业结构差,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低端陶瓷、水泥、造纸等高能耗、低产出企业占比高达50%左右。经过多年深耕发展,全市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幅提高,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日益明显,工业经济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工业成为带动眉山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转折点出现在2021年,有了此前工业经济发展的厚底子,眉山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抢抓市场风口,“一盘棋”出发,进行工业资源整合,并在当年首次提出建立“1+3”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

“2021年前,我市传统产业体系为‘3+3’,即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农产品及食品加工3大引领产业和机械及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化工、医药3大特色产业。”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回忆,从“3+3”传统产业体系蝶变“1+3”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眉山在原有工业经济基础上,重塑产业版图,让“1+3”主导产业“从无到有”。

“这一产业布局是我市为了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而实施的一项全新产业推进机制,通过市领导担任产业‘链长’的形式,统筹全市资源,因市制宜的创新实践。”该负责人表示,借力使力,我市也真正尝到了“1+3”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提出后的“甜头”,更有了清晰的发展目标:通过产业的精准细分,借力智改数转、创新引领和区域协同、合作共赢等策略,加快建设成为全球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全国“专精特新”装备制造基地、西南生物医药重要研发生产基地和成渝地区电子信息重点配套基地。

产业集聚实现 “从小到大”

持续深耕“1+3”产业主赛道,产业集聚是关键。对于老牌工业园区——甘眉工业园区而言,培育集群发展工业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近年来,园区抢抓“双碳”机遇,紧紧围绕“1+3”产业主赛道,紧盯锂电、光伏细分产业,精准招引、补链强链,并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产业集聚成势见效。

产业集聚,科技创新是“动力源”,园区企业四川万邦胜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万邦胜辉)深有感触。作为一家新能源新材料领域“佼佼者”,公司先后投资9.5亿元,不断优化创新锂基先进材料技术,成功探索出了锂基先进材料从基础研究、中试熟化到工程示范,再到工业化生产的成果转化创新模式。去年,全球第二大锂生产商SQM公司(智利矿业化工),以10亿元的价格收购了该公司的两个示范工厂,并以此建设全球第一个以盐湖硫酸锂为原料生产电池锂盐材料的工厂。

数据是最有力的答案。除了万邦胜辉这样的强劲企业外,在创新驱动的加持下,园区已集聚有世界500强企业4户,中国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16户。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上,已形成以通威太阳能、江苏美科、中建材等为代表的光伏产业链和以天华时代、上海锦源晟、协鑫能科等为代表的锂电产业链。产业集聚真正实现了从小到大的蝶变。

甘眉工业园区“1+3”产业的集聚发展仅仅是我市“1+3”主导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梳理眉山“1+3”主导产业发展脉络,工业园区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市把工业园区作为“1+3”主导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以工业园区引领促整体提升,推动产业集群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据统计,从2021年首次提出“1+3”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以来,我市产业细分更精准,赛道更清晰,“1+3”主导产业“茁壮成长”。仅今年上半年,全市“1+3”产业规模超730亿元,增长17.0%。其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增长15.4%,电子信息产业增长29.1%,装备制造产业增长15.4%,医药食品产业增长6.1%。重点领域中新型显示、锂电分别增长90.1%、44.3%。

协同创新实现 “从优到强”

近日,眉山工业经济又迎来重要喜讯:提前四个月,眉山市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全面建成。这是我市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实践,必将为我市“1+3”主导产业注入新的动能。

据悉,项目投资6亿余元,是市委、市政府聚焦“1+3”现代产业需求,助推“制造强市”发展的有力举措。项目由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实训中心、化工安全技能实训基地三部分组成,建设内容主要有综合楼、展示厅、中试厂房、仓库等。项目集新能源新材料研发、中试、人才培养于一体,投用后将极大推动眉山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眉山打造成渝地区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提供支撑。

从2021年首次提出到2024年,3年多时间,全市“1+3”主导产业迎来了发展的大跃升。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1+3”主导产业也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市清晰认识到,实体产业是构筑长远发展优势的根本支撑,眉山发展的最大差距在工业,最大潜力在工业,最大希望也在工业,必须要坚持工业为先、制造为要,协同创新,才能为长远发展构筑更为坚实的支撑。而这其中“1+3”主导产业是“主引擎”。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1+3”主导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80.9%。其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占比达50.2%,锂电、晶硅光伏去年产业规模分别增长137%、50%。

如何实现“1+3”主导产业“从优到强”,这是我市产业发展“必答题”。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给出答案:在既有“1+3”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基础上,制定了“1+3”主导产业提质倍增方案。细看这份方案,“1+3”产业主攻方向始终不变,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始终不变。

“1+3”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重要基础和内在要求。而科技创新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作为全省优势发展地区,我市牢牢抓住新质生产力这个“新引擎”,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下非常之功、施非常之策、用非常之力,从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中试转化基地建设、“智改数转”、“两业”融合、深化改革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第一生产力作用,不断塑造“1+3”主导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让新质生产力更加“新”欣向荣。

“‘1+3’主导产业确定以来,不仅全市产业规模增长较快,企业数量和质量也实现了大幅提升,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愈发强劲,撬动了眉山工业高质量发展杠杆。”基于这样良好的发展态势,站在新起点上,我市因势而为,顺势而动,继续把握“1+3”主导产业演进趋势,深耕细作细分领域赛道,找准迭代路线、抢占产业制高点,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链条完整度,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力争到2026年,实现“1+3”产业集群规模分别达到2000亿元、1000亿元、500亿元、300亿元,培育一批百亿、五十亿、十亿骨干企业的目标。

75岁见证者说

雷林:

与眉山工业同频共振

打造化工“工业桃源”

化工新材料作为我市三大千亿产业之一,一直以来备受瞩目。作为我市深耕化工行业领军企业,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川金象)经过50多年来的砥砺发展,不仅成为中国石油化工百强企业,更是三聚氰胺行业的世界单项冠军企业,也是眉山重要的工业企业。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从眉山1997年建区设市以来,眉山工业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作为眉山工业一线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雷林有着诸多深刻的记忆。

自1986年接管川金象以来,他把一个年产4万吨碳酸氢铵的小氮肥厂,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三聚氰胺、全国最大的硝基复合肥生产企业、四川省大企业大集团和制造业“双百强”企业。这一路的打拼,也伴随着眉山工业经济发展的“爬坡上坎”。

9月18日,刚从国外出差回眉的雷林便来到企业生产一线,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协调解决经营中的困难问题。这是他38年来的一个“老习惯”。即将迈入75岁的雷林,见证了眉山工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优到强。他坚持在眉山工业一线,不曾放弃自己辛勤耕耘的“工业桃源”。

雷林记得,2006年,市委、市政府将工业强市确定为眉山发展的第一战略,举全市之力强力推进工业强市。自此之后,眉山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始终坚持工业强市目标不动摇,从园区建设到各高精尖项目落地,到“1+3”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的构建,再到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决定的诞生,一步一脚印,眉山工业经济之路越走越稳,也越走越快。

在雷林看来,眉山工业飞速发展的时间线,也是川金象腾飞的时间线。从开发出全球领先的加压气相淬冷法三聚氰胺生产工艺技术,到三聚氰胺产销量全球第一,再到全速推进四川省重点工业项目——年产30万吨氰胺项目建设……川金象主动作为,承担起龙头企业责任,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眉山工业的发展长河中,雷林与川金象的故事是一个生动的缩影。他们的努力与奋斗,是眉山工业崛起的真实写照,也是对未来工业发展无限可能的积极探索。

“化解万物,巧夺天工”。面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雷林表示,将带着川金象始终与市委、市政府同频共振,结合全市“制造强市”发展战略,深耕先进产能产品替代、氰胺全家福产品、智能肥料与智慧农业、高纯超净电子级精细化学品、新能源五大领域,与眉山工业共同成长,力争为眉山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