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金秋时节“ 丰 ”景正好
稻浪滚滚。
机械化收割水稻。
农业技术人员认真履行保障粮食安全责任。
收获金黄稻谷。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是农忙的时候,是丰收的季节。

近段时间,全市各地一派喜迎农业大丰收的热闹景象——在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的高标准农田里,稻浪滚滚,稻香飘飘,农机轰鸣,丰收正忙;在眉山天府新区贵平镇庆祝村,玉米收割机来回穿梭,摘棒、脱粒、秸秆粉碎一气呵成……据农情调度数据显示,今年全市种植水稻146.6万亩、玉米77.8万亩、大豆32.3万亩、薯类23.1万亩,目前全市抢抓农时忙秋收,秋粮收获已经超过八成。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作为“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首提地、四川省粮食主产区之一,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严格压实责任,扛牢粮食安全重任,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严格落实“长牙齿”耕地保护硬措施,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科技助力提单产行动,加快建设“美田弥望、稻谷飘香、物阜民丰、幸福和乐”的天府粮仓示范区,努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多眉山力量。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林

刘敏 文/图

丰收已成定局

田间玉米黄,秋收正当时。8月,仁寿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种植的4.4万亩春玉米迎来了收获期,田间地头遍地金黄。在农业园区仁寿越友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里,长势良好的玉米迎风摇曳,种植户廖路平利用好晴好天气,组织人员机械进行抢收,“今年我种植120亩玉米,预计产量在67吨以上,亩产比去年增加50公斤左右,又是一个丰收年。”他高兴地说。

今年,该园区种植玉米7.3万亩(春玉米和夏玉米)、其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4.9万亩,切实守牢了粮食安全“红线”。

在眉山,秋收,主角还是水稻。日前,眉山天府新区贵平镇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托管示范基地,沉甸甸、金灿灿的稻穗铺满了稻田,稻谷颗粒饱满,稻浪飘香,收割机来回穿梭,呈现出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据了解,今年,该示范基地大面积种植的品香优秱珍稻米新品种,是我市推广的优质高产主导品种之一,该品种具有高产、耐倒伏、颗粒饱满等特点。“通过采取耕,种,防,收全程社会化服务和精细化管理的方式,今年的水稻产量亩均可以达到650公斤以上,每亩地增收300元。”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

另一边,东坡区思蒙镇石沱村,水稻已经成熟,颗粒饱满的稻穗,在微风轻抚下,掀起层层稻浪,稻香四溢。4台水稻联合收割机在稻田里一边收割稻谷,一边将秸秆粉碎还田,几只白鹭追逐着轰鸣的收割机翩翩起舞……构成一幅热闹喜人的秋收画卷。

种粮大户李正友在田埂上看着沉甸甸的稻穗“变身”金灿灿的谷粒,高兴得合不拢嘴。“随机选取三个田块,经过测产,亩产达到了818.87公斤。”他说,今年在农业部门和技术院校专家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技术指导来种地,收成不错,明年还将继续按照这个标准来做。

再走进洪雅县,当地止戈安宁水稻千亩高产展示片的水稻也迎来了收获期。日前,由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的农业专家及市、县农技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来到现场,选定田块,对水稻进行实收测产,平均亩产为727.1公斤。对于这样的产量,种粮大户杨富强表示非常满意,“又是一个丰收年!”

纵观全市,田野间已是抢收风景——宽阔平整的田野上,机器轰鸣在田间。从空中俯瞰,稻田黄绿相间,像一块巨大的毯子。虽然田间劳作的人汗流浃背,但看着金黄的稻谷从机器里源源不断地“吐”出来,丰收的喜悦洋溢在了他们的脸上。

“今年全市种植水稻146.6万亩、玉米77.8万亩、大豆32.3万亩、薯类23.1万亩,目前全市秋粮收获已超八成。”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与农药肥料科负责人贾现文说,从目前来看,预计水稻总产量81.1万吨,比去年增产约1.3万吨;预计玉米总产量31.7万吨,比去年增产约1万吨,丰收已成定局。

机械助力颗粒归仓

粮食既要丰产增收,也要颗粒归仓。

如何保障颗粒归仓,自当是机械化助力——8月初,东坡区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制种水稻成熟,沉甸甸的谷穗随风起伏,涌起稻浪。农机手们驾驶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轰隆隆来回穿梭,水稻脱粒、秸秆粉碎、种子装车……据介绍,东坡区适宜制种区域已达到20余万亩,建有制种核心基地5.5万亩,水稻制种面积稳定在2.97万亩以上,该区积极组织80台以上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预计收获水稻种子440万公斤以上。

近日,在仁寿县钟祥镇灯塔村,一台台收割机轰鸣着穿梭于金黄色的稻浪之间,以高效、精准的作业方式,将沉甸甸的稻穗收入“囊中”。为确保每一粒稻谷都能及时归仓,仁寿农机部门迅速行动,组织1200多台收割机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收割作业。

来到丹棱县安溪河流域上万亩连片高标准农田,同样是机械轰鸣、人来人往的热闹场景。种植户黎可学组织机械设备来到稻田,开始抢收。“我每天从早上十点钟开始收,要持续到晚上八九点钟,一天就能收割40亩左右。”一农机手告诉记者,这片2000余亩的水稻,通过大家努力,多台机子同时作业,几天就能收完。

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化科科长林小娟介绍,过去种植水稻,大多靠人力,从种到收、从春到秋,农户都忙个不停。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全程机械化种植不仅节约成本,效率也更高,农户生产劳作越来越轻松,有时间和精力经营更多土地。“今年全市计划完成机收水稻面积140余万亩。”她说。

今年,为确保水稻收割顺利进行,我市积极部署安排,开展机收田块摸底工作,做好人员、机具物资等相关准备,并组织农机安全生产培训、发送农机安全短信及安全作业宣传资料。同时抓好机具保障,紧紧抓住水稻机收关键环节,深入农户、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讲解安全作业注意事项,纠正违规操作行为,做好农机具维修保障及机主与农户的协调服务。组织辖区内收割机业主和合作社积极开展机收作业,开通服务电话,积极引进跨区作业机械来我市收割水稻,做好供需协调。

烘干,也是保障颗粒归仓的重要一环。

近日,走进彭山区公义镇数智水稻示范基地烘干中心,机器轰鸣,金黄的稻谷堆成一座座小山,8台烘干设备正在加紧对稻谷进行烘干。“现在省时又省力。”正在这里烘干稻谷的种粮大户王程淋说,他以前晒谷子是“靠天”,如今烘干中心有效保障了粮食的收获效率与品质。

此外,走进位于青神县青竹街道兰沟村的青惠现代农业粮食烘储中心,提升机、除杂机、输送设备等一系列设备设施不断运转,高效率对稻谷进行烘干。据悉,该烘储中心于今年8月正式投入生产,现在项目一期烘干量达到日处理量150吨,项目二期计划再增加5台烘干设备,有望明年投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高效秋收的背后,需要的是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条件不断改善。应时而为,我市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机械化,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粮食生产中节本增效、提质减损、稳产增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目前全市烘干机保有量522台(套),全市协调投入水稻收割机约2150台。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一组数据足以证明我市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行动和成效——仁寿县连续3年实施宜机化改造项目,以地块联通、缓坡化旱地改造、水平梯田改造为重点,开展宜机化改造8000余亩,改造后地块大中型农业机械通达率100%。去年,全市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就达91.24%,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9%,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2.5%。全市现有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9个。

扛牢粮食安全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总书记经常叮咛:“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是‘三农’工作头等大事。”

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夏耘秋收,季季压茬。最近一段时间,烈日炎炎,省市县农业农村有关专家和农技人员却活跃在田间地头,认真选点、随机取样,对水稻株行距、株高、有效穗数等主要数据进行测量,还对水稻进行收割、脱粒、称重、测水分、计算单产……只为准确掌握秋粮单位面积产量。

而在这之前,他们同样奔走在田野——

由四川农业大学、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市县(区)农业农村局科研专家、农技骨干等人员组成的水稻“一优两高”生产竞赛专家指导组,在育秧、播栽、分蘖、抽穗等水稻生产关键季节,下沉包片开展田间技术指导,诊断、解决生产环节出现的问题。

6月初,眉山市“天府粮仓·百县千片”水稻生产技术培训会在太和镇永丰村举行,活动上,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以《水稻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及推广模式创新》为主题,着重讲解了水稻“基缓追速”侧深施肥技术、杂交稻精准条播机插节本高产栽培技术等内容,为水稻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今年6月起,全市各级农技人员履职尽责,深入开展“百名专家下田间·科技助力提单产”活动,诊断、解决粮食生产环节出现的问题,提升水稻优质、高产、高效化生产技术水平。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在100万亩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的岷江流域、黑龙滩灌区、青衣江流域3大粮食主产区,我市规划建设50个千亩高产示范片,明确16名市级领导和区县主要领导挂帅包片,形成市级统筹协调、县级推进落实、镇村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

近年来,作为“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的首提地、四川省粮食主产区之一,我市压实责任,扛牢粮食安全重任,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科技助力提单产行动。同时,在稳步增加耕地面积的基础上,着力探索提单产促高产增高效机制模式。2021年、2022年眉山粮食单产全省第一,2023年全省第二,水稻“一优两高”1343模式全国推广。

秋收紧锣密鼓,秋种也不落下。抓好秋种工作,对夺取明年夏季粮油丰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将提早安排计划,落实秋种任务,加强农资监管,扩大冬闲田种植面积,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指导农户抢播抢种早管,全力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支撑。”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