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眉山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幸)近日,记者从民政厅官网获悉,为贯彻落实《地名管理条例》,进一步保护和传承四川省优秀地名文化,根据《四川省地名保护名录鉴定工作指引》相关要求,四川省民政厅按照《指引》相关要求评选出了27个省级第一批地名保护名录,眉山仁寿县、东坡区纱縠行入围千年古县和千年古街巷名单。 地名往往记载着中华民族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有的认识和思考方式,记录着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和宝贵的文化遗产。记者了解到,此次公示的全省首批地名保护名录共27个地名,涵盖千年古县、千年古镇、千年古街巷、古建筑和遗址遗迹等8个类别。其中,我市仁寿县入选千年古县名单,纱縠行入选千年古街巷名单。 仁寿县,古属蜀国,秦时属蜀郡。据悉,“仁寿”这一专名源于儒家思想,取自《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一句。县名来历主流观点认为是以宫得名,《资治通鉴·隋纪二·开皇十三年》记载,隋文帝以“仁寿”为名命名宫殿,晚年长居仁寿官。按照《社会科学研究》1984年3期任乃强著《四川地名考释》“仁寿”条记载,由于隋文帝晚年长居仁寿官,故蜀王秀请改普宁为仁寿,以和其意。 而纱縠行这一名称最早出现时间暂无从查考,但《苏轼全集校注》中收录的苏轼文集《天石砚铭并序》中说:“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縠行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梦南轩》中说:“元祐八年八月十一日,将朝,尚早,假寐,梦归纱縠行宅,遍历蔬园中”,《记先夫人不发宿藏》中说:“先夫人僦居于眉之纱縠行”。可见“纱縠行”这一名称在北宋时就已产生并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