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眉山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幸 实习生 伍思龙 文/图  7点采购食材、8点清洗分拣、9点开始起锅烹制、11点分装打包……这是洪雅县洪川镇助老餐厅中央厨房从清晨开始的工作时间轴。老年人作息早,为了保证大家上午11点左右就能吃上热乎新鲜的爱心餐,这里的工作人员比一般上班族提前两个小时开工。  老年助餐服务,是众多老人及其家庭普遍关注的民生事。2022年3月,眉山市民政局、眉山市财政局和眉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了《眉山市社区助老餐厅建设运营导则(试行)》,对助老餐厅的建设、管理及运营作出规定,助老餐厅建设在全市铺开。今年3月,洪雅县民政局在城市社区按照“1+N+N”工作思路,打造了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的中央厨房,同时依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餐饮店采用新建或改造的方式设置了5个助餐点和6个配送点,目前,该中央厨房已服务范围已覆盖洪雅城区和部分郊区。  8月10日上午,走进位于洪川镇文塘社区雅康小区的中央厨房,只见偌大的空间被合理设置成粗加工区、清洗区、制餐区、留样区等区域,并配备了清洁、烹饪、消毒等现代化厨房设备,6位身着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正在不同区域忙碌着。其中,位于打包区的食品留样冰柜上,工作人员将今天的各色菜品抽样分装,搁置于此。“每天的饭菜我们要留置48个小时,保证餐品安全可追溯。”中央厨房负责人、文塘社区助老餐厅负责人李长君说,为了提供安全可靠的食品,除了严格筛选食材供应商外,他们还根据助老餐厅和配餐点、配送点收集的群众反馈建议,以及时令季节、老人口味等,不断调整设计菜品。“目前,来助老餐厅就餐,可以享受民政局和我们企业的优惠,60岁以上老人持卡就餐10元,60岁以下13元。”  刷卡、打饭、入座……上午11点左右,洪雅县文塘社区助老餐厅已经热气腾腾地开饭了。69岁的丁国祥老人是助老餐厅的常客,他说,孩子们成家立业后,他和老伴儿生活在雅康小区,两个人的饭菜不好做,家门口的助老餐厅正好解了两人的烦忧。“从我家到餐厅走路就5分钟,不仅方便美味,价格还实惠。”丁国祥说。  二楼,中央厨房的工作人员还在忙碌,通过专用的传送电梯,一份份菜品打包装进送餐车,准备送往助餐点和配送点。  一公里外的洪雅县时代帝景小区日间照料中心是助餐点之一,在送餐车到来之前,负责人杨丹已经等候在中心外,今天她通过微信群报餐的方式,为小区居民预定了15份套餐。“中央厨房能够集中整合资源,合力分配餐食,对我们助餐点来说,也省了请厨师做饭的麻烦。”杨丹说,“通过报餐,我们也能了解社区老人的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杨丹介绍,不久前,小区一名习惯订餐的独居老人两天没有订餐,出于关心,她联系老人问候情况,在得知老人生病卧床后,她和社区工作人员立即上门,帮助老人看病买药并送餐到家。  洪雅县人民医院是配送点之一,11点半左右,中央厨房的送餐车将饭菜送到医院,不仅解决了部分医护人员吃饭的问题,也为住院的病患和家属提供了方便。  推进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建好养老服务设施和老年助餐服务设施是今年眉山市政府工作重点抓好的十个方面之一。今年7月,眉山市《积极实施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正式开始实施。根据《行动计划》,全市所有街道将逐步布局“中央厨房+助餐点+配送点”三级服务网络。到2025年底前,全市每个乡镇至少建设1个助餐点,每个街道至少建设1个老年助餐服务示范网络;到2026年底,城乡助餐服务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多元供给格局基本形成,面向其他老年人的助餐服务广泛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