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步道是健身、遛娃、休闲的极好去处。”8月12日傍晚,晚饭后在东坡步道散步的市民李玉感慨道,东坡步道·大家之路作为眉山打造“15分钟健身圈”、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民生实事项目,深受大家的喜爱。 今年以来,眉山全市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老百姓的事,要实实在在干,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的殷殷嘱托,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加快补齐功能短板,持续提升城市品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截至目前,20件民生实事120个项目中26个项目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90个项目已达到或超过时间实施进度要求。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思源 文/图 推进城市建设 提升宜居水平 8公里环湖健身步道,12个文化节点,沿湖绿树成荫、花团锦簇……不论是晨曦初露还是落日西沉,每逢天气较好时,在眉山城区东坡湖畔的东坡步道·大家之路上,休闲、健身的人们络绎不绝。日前,东坡步道·大家之路三期项目公众评议暨移植植物听证会举行。作为今年我市民生实事之一,该项目设计施工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城市绿地更新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走进眉山城市新中心,这里坐落着一座世界占地面积最大和攀登面积最大的“双第一”攀岩建筑——中国·眉山国际攀岩中心,在这里,举办了多场高规格的攀岩比赛。我市借赛事东风,打造场馆设施等“硬环境”、提升公共服务等“软实力”,进一步实现了城市能级跃升、国际影响力攀升和群众获得感提升。 在攀岩中心的旁边,是新建的太和公园,次第盛开的各类花朵,错落有致的植被,波光粼粼的湖水,每一个角落都像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自太和公园建成区正式开放以来,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成为眉山城市的新名片。目前眉山城市新中心南都会核心区基本成势。 一处处公园绿地景色优美、舒适宜人,一条条道路宽阔平坦、四通八达,一片片老旧小区、街区提质升级、美颜焕新……今年以来,我市围绕优化空间布局、健全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等方面,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全力推进城市新中心建设、实施城市改造提升和城市能级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激发城市发展活力,努力打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安全舒适、管理有序、文化气息浓厚的城市空间,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眉山跃然而出。 优化公共服务 办好民生实事 “现在看病太方便了,就在家门口,医生的技术也好。”日前,80岁的张明清因为脚痛,来到东坡区思蒙镇卫生院就诊,对当天的就诊服务赞不绝口。思蒙镇卫生院是东坡区打造的区域医疗次中心,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承担全镇7万余人的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医疗能力可辐射松江、修文以及乐山夹江,疏解区级医院部分功能,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远”难题。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在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时强调:“乡亲们吃穿不愁后,最关心的就是医药问题。要加强乡村卫生体系建设,保障好广大农民群众基本医疗。”殷殷嘱托,牢记在心。近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眉山把乡村医疗卫生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以基层为重点,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促进乡村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积极打造现代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先行市。截至今年6月,眉山已优化整合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家、普通乡镇卫生院68家和村卫生室1231家;建成11家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100%的村卫生室设立“两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用药专柜。 “家门口上好学校,生活在眉山很幸福。”家住东坡区彭寿街的市民方馨,每天早上送孩子到离家10分钟路程的东坡区齐通小学(远景校区)上学,随后她就前往单位上班,这样的幸福场景是她期待已久的。 有一种幸福是在家门口上好学校。据了解,2024年眉山将新(续)建10所公办学校,已全部列入眉山市政府民生实事重点推进。今年以来,我市始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聚焦全市教体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民生问题,深入实施一系列教育民生实事项目,千方百计加大教育投入,突出抓好学校新建、改扩建和设施更新,改善办学条件,持续加快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让教育事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待。 就业有岗位、安居有保障、兜底有力度、教育更均衡、养老更贴心……今年以来,我市从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公共服务,兜牢民生底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把“群众所盼”变成“政府所干”,让全市人民底气更足、笑脸更多、生活更有保障。一组组蕴含“幸福密码”的民心工程,托起了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抓实环境保护 共享美丽生态 “在眉山就能看见雪山,真美丽!”近日,眉山天气晴好,不单眉山主城区,就连地理位置更远的眉山天府新区居民也能“一眼千里”,欣赏到美丽的川西连绵雪山。这一幕,让许多纷纷市民拿出相机,迫不及待地拍下这美丽的景色。在天气晴朗之时,站在眉山城区高楼极目远眺,贡嘎雪山、四姑娘山、西岭雪山尽收眼底,清晰可见,川西的雪山与眉山城区同框。 3月,瓦屋山景区工作人员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瓦屋山区域拍摄到两只血雉在林间悠闲觅食的珍贵影像。近年来,眉山生物多样性“家谱”日益丰富,熊猫、黑颈鹤、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频频“出圈”,桃花水母现身仁寿县黑龙滩水库,很多珍稀水生野生动物重回人们视线。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今年以来,眉山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底线任务来推动实施,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做好“护绿、增绿、活绿、用绿”四篇文章,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力推动产业结构更“优质”,努力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眉山发展的底色是绿色,眉山城市的本色是生态。截至目前,全市森林面积538万亩,森林蓄积184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0.25%。持续厚植生态本底、强化生态供给,以“绿”为底、逐“绿”前行、护“绿”生金,全市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如今,空气更清新、河水更清澈、环境更优美……行走在眉州大地,绿树成荫、鲜花绽放、流水潺潺、碧空万里如洗,一幅和谐美丽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