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日常生活中一天会产生多少垃圾?这些垃圾都去哪里了呢? 为提高东坡小记者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危害,从而更加珍惜和保护环境,8月13日,15名东坡小记者共同开启了一段环保之旅。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熊莉 实习生 赵雨瑶 文/图 当日上午,东坡小记者们满怀好奇地来到位于东坡区秦家镇的中机眉山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参观操作车间,直面城市生活垃圾如何一步一步变废为宝。 “这是我们厂区的分布图。”在现场指导老师的介绍下,东坡小记者们了解到,该公司作为眉山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终端,所有运进来的垃圾将在此转化为电能,并入国家电网,产生的炉渣则可进行综合利用。 那么,垃圾又是如何变废为宝的呢? 带着疑问,东坡小记者们走进了垃圾吊操作间,偌大的垃圾池透过隔离玻璃展现在眼前,半地下结构的垃圾池和正在工作的巨大抓斗吊车给人一种科幻现场的感觉。操作室内,操作员熟练地操作着抓斗吊车,大铁爪不断地将垃圾抓至焚烧炉进料口。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垃圾,很难想象要是堆在城里会怎样。”“你说我早上喝完的牛奶盒在里面吗?”“太震撼啦!电视里都看不到呢!”……东坡小记者们一边观察一边感叹不已。在指导老师的讲解下,东坡小记者们了解到,眼前的垃圾池分为堆料区、发酵区和投料区。 到底如何焚烧垃圾呢?随后,东坡小记者们来到集控室,这里相当于整个垃圾发电厂的中枢大脑。 “这些设备都是干什么的?”“哪里可以看出垃圾是否在正常燃烧?”“是不是24小时都要守着这些设备呢?”……看到偌大的显示屏上的各种参数,东坡小记者们问题不断涌现,现场工作人员一一耐心解答。 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东坡小记者们了解到,垃圾进场后,被倒入垃圾池中发酵,再进入垃圾焚烧炉充分燃烧,产生的热量将锅炉中的炉水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汽,进而推动汽轮机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整个过程都在集控室的监控之下完成。为确保每个环节不出差错,集控室的工作人员分成三班倒,24小时轮流值守。目前,该公司承接了东坡区、彭山区、丹棱县、青神县等区县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通过焚烧发电,垃圾可以减容90%、减量80%,真正做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参观结束后,东坡小记者们来到该公司会议室,观看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宣传片,了解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怎样科学进行垃圾分类等知识。 “每个人有享受美好环境的权利,也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我们应该主动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带动家人和身边朋友做好垃圾分类。”“我们还应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随地乱扔垃圾,共同爱护环境卫生。”……通过参观,聆听讲解,东坡小记者们认识到,垃圾环保发电对保护环境、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